景谷湿热地区玉米高产创建的成效及措施
2020-04-22杨丽君
杨丽君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景谷 666499)
景谷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100°02′~101°07′E、22°49′~23°52′N之间,北回归线从县城附近穿过,全县国土面积7777km2,是云南省第四大县,有劳力18.6万个,境内最高海拔2920m,最低海拔600m,县城住地海拔913m,海拔相对高差2320m,气候垂直变化多样,年平均气温20.3℃,大于10.0℃的年活动积温7371℃,年平均日照时数2065.3h,全年无霜期日数346d,年平均日照时数2065.3h,年降雨量1354mm,年蒸发量1916.4mm,年平均雨日数164.1d,年均相对湿度78%,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坝区冬季无霜,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分明等特点,县区域耕地面积3.57万hm2,土壤质地较好,肥沃疏松,灌溉条件好,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景谷拥有的独特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具备着玉米生长所需的光、温、水、热、土条件,其山区、半山区以1年2熟为主,坝区以1年3熟为主,非常适宜玉米生产,是发展玉米生产的理想之地。玉米作为景谷第二大农作物,在粮食生产上占着及其重要位置,特别是山区、半山区一带,主栽作物是玉米,是实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措施的“天然温室”之地。景谷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土地、光照、热量和水资源的自然温室,有利于玉米生产的发展,实施玉米创建集成技术模式,对带动整个玉米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景谷县的粮良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景谷在2010年开始实施省地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经过近10年努力,辐射带动了全县玉米生产13333.33hm2,使玉米产量从10年前的3750kg/hm2,提高到现在的5475kg/hm2,增产达46%。现以2017年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为例,当年完成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面积1498.47hm2,经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6459.02kg/hm2,比非示范区大面积玉米产5475kg/hm2,提高984.02kg/hm2,增产17.97%,增粮1474.52t,以市场价格2600元/t计算,新增产值383.38万元。其中百亩核心区13.8hm2,平均产量7878kg/hm2;千亩展示区150hm2,平均产量6862.5kg/hm2;万亩示范区1334.67hm2,平均产量6399kg/hm2。通过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工作措施的落实与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和科技普及率、到位率,并为农民提供了一个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学得到的学习场所,促进了玉米良种良法相配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总产,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培训和锻炼了农技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完善了景谷县玉米高产创建技术集成模式,为玉米大面积提高单位产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典型,为玉米大面积推广应用高产种植集成技术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对全县玉米粮食生产能力、农民增加收入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多年在湿热地区从事玉米生产,一直参与景谷组织实施的玉米高产创建,以及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对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探索,并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宜湿热地区玉米栽培模式的高产优化配套技术,以及对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措施作了一定总结,旨在为促进玉米生产发展提供借鉴。
1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良种选择,高产基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区域优势和特点,结合生产试验、示范,选择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潜力大的优良玉米品种。如丁单1号、尚单2012、云瑞3号、云瑞78、正大719等品种,使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和玉米生产区全部良种化,良种覆盖率达100%,以期高产,同时全部使用包衣种子,使其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和鼠害。在栽培上应采取的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田、良法、良气、良技相配套而获高产。
选择好地,精细整地。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由于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而盘大,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来维系其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因此,从高产优质创建的角度来说,要想将玉米植株种植得粗壮高大,创高产,就必须考虑土壤的条件,也就是土壤水分和养分情况。一般都需要选择土层土质深厚疏松的,通透性较强的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这样的地块它保水和保肥的能力强,具备高产的基础条件。播种2d~3d前精细整地,做到耕层上松下实,碎土平整,无大土块架空,土块细碎,墒面平整,清除作物残渣和其他残渣污染物,以提高播种质量。同时理通排灌沟,提高防涝防旱能力。
抓住时机,抢墒播种。景谷主要种植的是夏玉米,在玉米播种时处于冬春降雨少,一般要在立夏前后5d~10d才会降雨。在雨水来临前提前做好备耕工作,第1次降雨过程多以阵雨降下,所以播种期要掌握立夏前后降雨后立马播种,达到一次性齐苗。
增施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要想使玉米湿热地区栽培获高产,就必须了解玉米生长发育各阶段对氮、磷、钾肥料的吸收规律,合理及时地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以高产创建目标产量和施肥水平,在结合整地时施腐熟农家肥15~22.5t/hm2,增施农家肥和有机肥,并结合景谷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不同区域制定施肥方案(包括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法)。坝区全生育期施肥量(N、P2O5、K2O)15-5-5,基肥配方10-10-5,施肥量630kg/hm2;追施配方11-0-3,施肥量450kg/hm2。半山区全生育期施肥量(N、P2O5、K2O)13-4-4,基肥配方10-10-5,施肥量495kg/hm2;追施配方10-0-3,施肥量405kg/hm2。山区全生育期施肥量(N、P2O5、K2O)12-3-2,基肥配方10-10-5,施肥量375kg/hm2;追施配方9-0-0.8,施肥量330kg/hm2。项目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100%,从而维持玉米植株正常生长,不仅提高化肥利用率,而且为后期获高产打基础。
合理密植,搭好高产苗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品种特性、栽培水平等确定玉米种植密度。实行规格化种植,中等肥力水平的田块一般栽植57000~60000株/hm2,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植60000万~67500株/hm2。种植方式采用宽窄行种植,即1.2m开墒,沟宽20cm,种植规格为(80cm+40cm)×22~25cm,双粒播种,单株留苗。
加强中耕管理,防治病虫草害。田间管理始终贯穿于玉米生长,在玉米生长初期,如果种子未成活和没发芽,需要对其进行移栽或补种。结合查苗、间苗,定苗时,把生长在密度较大地方的玉米移植到缺失的地方,在此过程中要带土移栽,在完成后立即浇水,保证补苗成活。在田间管理中,还要安排施肥、灌溉等事宜,及时追肥、松土和培土,确保植株后期不倒伏、不早衰,使玉米苗能正常生长,为高产打下基础。在中耕管理的同时,应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在玉米生长中,最常见的病害即玉米小斑病、大斑病、纹枯病、灰斑病等;虫害即玉米螟虫、草贪夜蛾、地老虎等;草害即周围生长的杂草,容易使玉米植株失去水分和养分。在对玉米病虫草害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时,也要加强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以便对玉米的生长环境更好的保护。在防治上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做到准确预报、专业防治、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统防统治,群防群控,从根本上控制项目区各种病虫的危害,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确保群众增产增收。
及时收获,增产增收。当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时,选晴天及时抢收,收后及时晾晒。晾晒干后及时脱粒、分装保管,以确保增产增收增效。
2 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措施
强化领导,狠抓落实。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景谷县按照《景谷县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科局长、各乡镇分管农业副乡(镇)长为副组长、县属相关站所和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玉米高产创建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同时由县农技推广中心、农环站、植保站、土肥站等专家组成技术专家指导组,负责对项目区域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由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和各乡镇技术员组成玉米高产创技术指导小组,协同县技术专家指导组共同参与项目实施,使每个创建村有一名技术指导员服务,为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户提供培训、示范、现场指导等技术和物化服务,并明确职责,加强管理。按照“四定五包”责任制,即:“定人、定点、定责、定效,包面积、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防病治虫”,扎扎实实抓好玉米高产创建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方案落实、面积落实、技术落实和目标落实;由县财政、统计、种植业股等专家组成玉米高产创建项目验收组,负责对项目测产验收。玉米高产创建整项目领导机构完善、职责明确,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
加强培训指导,提升种植水平。技术培训是科技增粮的核心工作,按照“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在认真参加省、市培训的基础上,拟订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组织推广中心、植保站、土肥站、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培训采取分级负责制,县级负责培训乡镇农业技术员、村组干部和核心示范区农户;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培训农户。利用网络、电视、投影仪等工具,采取课堂学习、会议讨论、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培训。项目实施中,组织县级技术人员100余名驻扎于项目乡镇,配合乡镇农业站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田间技术指导、培训统计等工作,要求入户指导时间不少于100d,确保了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田地中,确保了示范区技术入户率达到了100%。
加强宣传,强化认识。为强化对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宣传,技术员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宣传玉米高产创建,发放高产创建资料等方式介绍玉米高产创建的意义,调动乡村干部工作的热情,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田间地头立起玉米高产创建标牌,对农民学习和社会监督,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指导作用,为高产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专业服务,提高产量。加强管理,实行“四统一”服务,协调种子、化肥、农药,对项目区实行统一整地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生产模式。把专业化服务补助及物化补助落实到位,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全面推广玉米“一增四改”,即增加种植密度,根据当地土壤情况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单行套种为双行套种,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稀植为适度密植的实用新技术,抓点带面,实行专家指导组成员包村、包户、包田责任制。
现场观摩,加强交流。每年召开一次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高产高效栽培现场观摩会,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种植户到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参观学习,现场讲解玉米上推广的“一增四改”技术内容、取得的成效,以及具体做法等方面内容。通过现场观摩,做给农民看,教给农民干,提高了农民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为大面积推广玉米“一增四改”等关键种植技术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