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分析

2020-04-21张祥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物理初中

张祥清

摘 要:实验是物理学科正确性的重要保障,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入门基石。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物理知识,更加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即在实践检验中得出真理。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初中 物理 实验 创新能力

一、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一直被忽视,直到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旗帜树立,物理实验教学才又回到教学的重要阵地中。虽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被认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等待解决,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去发现这些问题,正视并积极地去解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

首先,由于物理实验与学生的成绩关联性不是很高,许多学校为了追求教学成果忽视物理实验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课程开设时,物理实验课程只占据总课时的一小部分,无法达到新课标对物理实验课时的要求。即使少部分学校能够按照新课标开设足够的物理实验课时,但是能够达到理想中教学效果的寥寥无几。一些学校通过视频教学代替物理实验,将物理实验的主要过程忽略。

其次,由于教师延续传统教学的理念,对于教学的开展过分侧重于理论的讲解,许多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仍旧将这种观念带入实验教学中,因此在许多的物理实验教学中都可以看到教师放弃从实践上引导学生展开物理实验,更多的是将物理实验当作一种程序性的教学演示向学生讲解,学生没有了亲身体验过程,也就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分析推理,以及团结合作等能力,这完全违背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初衷。例如在进行有关大气压的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通过一些实例展示能够给学生更为直接的启发,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装满水的杯子倒置之后的现象来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而如果仅仅是通过理论教学学生难以对大气压建立一个明确的概念。

再次,就是教师对物理实验的轻视,导致教师在对物理实验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很少去研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普遍持消极态度,这种情况极大地阻碍了物理实验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本质目的[1]。最后,在许多的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上都可以观察到,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其教学方式呆板,学生只能够通过单一的一种实验方式得出所谓的实验结论,物理实验的精髓丧失。比如教师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的实验步骤,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学生能顺利完成整节课的实验内容,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禁锢了学生的特性。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1.实验类型的多样化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倡导多种實验方法,常见的试验方法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等。由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使用多种实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例如,鼓励学生自行动手设计实验教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及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2.实验本身的科学性研究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物理实验中有多种实验方法,在学生对较为抽象的实验及其实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时,学生会受实验方法影响形成科学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设计实验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验中得到锻炼时,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到的科学性思维以及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物理实验的本质目的之一。

三、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应用方案

1.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认识

要想充分发挥初中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是学校层面,学校的领导层面要充分研究学习新课标对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实际层面上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保证物理实验教学课时的充足。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关于物理实验的要求,将其与物理实验教学充分结合,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要让物理实验落实到实际的动手操作上,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阶段。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关于物理实验重要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动手实践相结合。

2.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实验

物理实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契合的,因此,为了保证物理教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灵活地设计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物理实验教学的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设计突出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课中,可以在教具上入手,通过比较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浮力,如鸡蛋、乒乓球、铁块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猜想,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物理实验本身十分严谨,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来展示声波的产生及传递,并让学生观察音叉撞击时声音产生的过程,多种方法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对学生形成科学认知有着重要帮助,在物理实验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动手进行试验探究,引导学生物理观的

形成。

参考文献

[1]丁铁明.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36):183.

[2]毛敏霞.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物理初中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留言板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