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

2020-04-21方齐朕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动手理论素养

方齐朕

摘 要: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地理课程多具有形式单一,抽象性等特点忽视了学生实践素养的培育。地理实践能力需要长时间培养相应的以及教学资源的跟进,所以现今的课程体现出实践难的特征。本文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探究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核心素养 实践能力

我国教育体系一句考试为走向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教师的课程讲授主要为考试服务忽视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地理课程中的理论大多来源于户外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是在课堂中接受理论灌输难以培养出地理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营造地理学习氛围,开展地理基本技能比拼调动学习积极性,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进行评价。

一、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户外教学

地理课程涉及众多方面从大气到土地,从自然到人文,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融会贯通,唯有将实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很强但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教学形式受困于考试。学生对地理的理论理解一靠死记硬背,二靠做题强套公式,大部分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难以养成,学生兴趣度不高。地理教学应带给学生生活用途,让课程的价值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1]。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教师在教授地球的地面形态一节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户外。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向往附近的公园,绿地进行户外实践教学。在户外老师将实地为大家指明讲述流水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在室外环境下兴趣度更高,专注力更强,整体的思维运转将高于在传统课堂中枯燥的接受理论讲解。实践是检验理论真实性的标准,学生在户外亲眼见证流水是如何带走泥土形成沉积地貌,侵蚀地貌。

二、营造地理学习氛围,积极进行知识迁移

地理课程的学习不仅拘泥于课堂,教师应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营造发现身边地理现象的氛围,将地理知识的讲授融汇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我们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氛围的培养,学生的思想较为呆板无法将所学利用到生活实际中这也同样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实践能力弱的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积极主动的营造地理学习氛围,将课堂的学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教师在讲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在课下观察日常生活与所学相对照验证课本知识。如试分析水资源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学生可以在自己生活的居住区进行实地考察,或查看地图回忆家乡的河流分布狀况,得出人类居住区依水而建的结论。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真正地做到学有所用,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肩负着启蒙的职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教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培养学识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真正的应用于生活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地理核心素养,综合全方面看待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2]。

三、教师建立多方面评价机制,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权

学生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评价机制是考试,在有限的学期内学生要兼顾多门课程的学习,对课程的学习以做题,考试为主。单一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禁锢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大部分人将关注点放应试能力而非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做题技巧,而在思想开拓方面相对落后,导致其实践能力不足既没有动手的机会也没有动手的能力。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教师在教授地球的结构一节时可以采取综合的考核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将课堂表现,动手任务完成情况,随堂小测三方面分配分值比例,以学生在三个任务中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课上教师通过记录学生举手发言的次数,答案的精确程度给予课上表现评分,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成后布置学生动手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并进行小组展示具体讲解地壳,地幔,地核的位置以及物质组成。巩固上课内容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最后在下课前以随堂小测的方式检测整节课的学习效果。以此种方法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又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建立多方面的评价机制,把学生从考试的压力中解放出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拥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教师“减政放权”,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自主学习思考弥补课程学习中的不足,自己发现问题提前去解决。

四、地理基本技能比拼,调动学生积极性

中学比赛大多以理论比拼为主,究其根本就是考验学生的记忆背诵能力,没有实质性的素养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如果我们想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就要辅之以配套的技能比拼,在教师教授基本技能后学生自主练习,学习提高技能水平。在竞技比赛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进行关于水循环的结构模型制作比赛。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也多次巩固了水循环知识加深了对其的理解。在大赛的设计理念讲解环节,学生需要向评委老师具体讲解水循环的过程并就环保,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技能比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能力,开拓其思维从单一的课本学习转向联系生活灵活掌握所学,调动学习积极性并进一步培养其地理核心素养。

技能比拼与理论比拼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评估。技能比拼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更高学生想赢取比赛就要不断地通过课上学习与课下自学提高技能。

结语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户外教学;营造地理学习氛围,进行知识迁移;地理基本技能比拼,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建立多方面评价机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以多种教学方式将地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有所用,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初华.试论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J].考试周刊,2018(56).

[2]孙毳琳.地理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J].教育,2018(43).

猜你喜欢

动手理论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盛满理论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