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的有机结合

2020-04-21宋苏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写作指导有机结合阅读教学

宋苏芳

摘 要: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大主要任务,二者相辅相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写作指导 有机结合

一、重视阅读与写作兴趣培养

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的结合,更多的是在阅读中渗透写作,通过阅读活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阅读地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快乐,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将大大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写作能力也会得到一定提升。小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于语文学科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内心充满了对语文的好奇,尤其是比较生动的图文内容或有趣的文章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和探索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以兴趣为导向,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阅读。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材基础上进行延伸,除课文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或科普读物到课堂中来,在每堂课中抽取五到十分钟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内容。生动有趣的读物可以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课堂学习,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学习到更多地写作技巧,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其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还能够为写作积累更多知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此外,教师也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为例,作为一个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可以用连环画的方式向学生呈现不一样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以充分的热情融入课堂,同时还可以引入完整的故事,预留一定的课堂时间供学生进行阅读,并鼓励学生针对故事情节或叙述、表达方式积极讨论,丰富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着写出自己想象的童话,有了之前的教学基础,学生不仅具备了足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会更加乐于写作,从而实现阅读写作的有机结合。

二、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养成

兴趣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习惯则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持续性,良好的习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促进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并在生活中坚持阅读,最终习惯成自然,在潜移默化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授人以渔”,即重点进行阅读技巧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章,还要使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如何理解,以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进行略读,粗略掌握文章大意,并进行简要叙述:“文中通过秋雨大概写了些什么?”;然后再进行泛读,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理解或欣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文章提问,并将有价值的问题分享给所有同学;第三步就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寻读,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可以选择如“秋天的门里有些什么?”、“秋雨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等问题,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最后则是精读,要求学生细致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文章中的各种表达和叙述技巧,将全文“吃透”,对于这种描写优美的文章,还可以将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为写作积累材料[1]。这样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不同的阅读技巧,长期的阅读训练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反哺到写作中来。

三、运用摘录,注重读写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理解并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虽然新的教学模式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提升当面产生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学生心理、性格等多种原因,学生在阅读上的持续性不足,很难坚持完成大量文字的阅读活动,学生的注意力更多集中于课文插图上,对文字则没有深入阅读,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不够,结构、内容的把握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运用摘录构建读写结合的教學模式,借助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实现深度阅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阅读中,摘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摘录不仅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简单摘抄,同时还是学生基于文章理解的一种延伸写作,学生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阅读技巧,以更好地发挥自主阅读的效用,同时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四、教材延伸,组织扩写、仿写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最为主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价值,以教材为载体,促进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2]。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写作技法,教师要发挥教材的价值,就可以从课文的写作技巧入手,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如《花之歌》一文,是作者以花为视角的自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其他不同的视角仿写一篇文章,既可以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自由发挥进行表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的有机结合。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教材中部分课文的留白,组织学生仿照作者的叙述方式进行扩写,充分运用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明旻.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学周刊,2018(17):124-125.

[2]邹丽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写作训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35.

猜你喜欢

写作指导有机结合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探析高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
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