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艺术发展幼儿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0-04-21胡卫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意义素养

摘 要: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一种古老的由多门艺术综合而成的表演艺术。在幼儿园开展京剧艺术教育能够让幼儿了解京剧艺术,有利于京剧艺术的弘扬和传承。幼儿园在开展京剧艺术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艺术潜能,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手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素养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开展京剧艺术的意义,提出了京剧艺术发展幼儿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京剧艺术 幼儿 意义 素养 发展策略

引言

京剧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艺术美。随着京剧进课堂的兴趣,我国各地的幼儿园也纷纷开展了京剧艺术教育活动。幼儿正处在各种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开展京剧艺术教育有利于他们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京剧艺术教育,给幼儿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活动让他们感受京剧的魅力,进而调动他们学习京剧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素养的提升。

一、幼儿园开展京剧艺术教育的意义

京剧融文学、美术、音乐及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其唱、做、念、打手段有严格的程式,被列为我国的国粹。但是京剧对幼儿来说却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在生活中很少接触京剧。有些幼儿即使唱了京剧也不知道剧情和人物关系。而且许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小欣赏不了高深的京剧,因而忽略了京剧中的一些可利用的资源。事实上京剧中的脸谱、唱腔、服装、道具等都是幼儿园可以利用的资源,幼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些潜在的资源给幼儿创设深厚的京剧艺术环境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加深他们对京剧的认识。京剧属于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产物,其中融合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宗教等多种元素,能够满足我国民众特有的审美趣味,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在幼儿园中开展京剧艺术教育能够让儿童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京剧中的历史故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让幼儿学习京剧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学习到忠贞爱国、孝敬长辈等高尚品格。京剧脸谱利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在幼儿园开展京剧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学习色彩,体会京剧艺术美,进而促进他们欣赏能力、表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京剧的节奏主要依靠打击乐与演员的表演结合起来,利用声音的快慢、轻重来烘托场景气氛以及戏剧的矛盾冲突。对幼儿进行京剧艺术教育为他们以后乐器的学习和演奏奠定基础。京剧中的服装道具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形成京剧艺术教育能够给幼儿带来美感,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京剧发展幼儿素质的策略

1.利用京剧磨炼幼儿的意志力

现在许多幼儿深受家长的溺爱,许多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的,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京剧磨炼幼儿的意志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京剧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文化,让幼儿从小学习京剧能够培养幼儿精神品质和人格力量。如《红灯记》中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铁梅的唱段能够表现出铁梅人小志大的个性特点。现代的幼儿根本无法体会旧社会孩子生活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这一唱段能够让孩子们深刻地理解唱词,有助于他们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进而帮助幼儿养成吃苦耐劳等优良心理品质。

2.利用京剧培养幼儿坚韧不拔的品质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京剧的学习也是如此,即使京剧中的走路看着虽然简单,但是也需要历经许多过程和挫折才有可能走出京剧中特有的神韵。京剧中除了走路学习之外,其他的各种站姿、亮相等练习,都会消耗体力和时间,这也是对人意志的磨炼,因此学习京剧能够培养幼儿抗挫折能力,这也是培养幼儿自主性的重要途徑。幼儿教师在进行京剧教学时还可以给幼儿讲述京剧故事中英雄人物的历尽艰险战胜困难的故事,让幼儿知道人生道路总会遇到困难,人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利用京剧培养幼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京剧中有些专业的动作有些难度,幼儿在进行练习时需要忍受练习的枯燥和单调,还要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了让幼儿掌握不同角色的动作要领,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断探索和创新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圆场步的练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图片、视频等方法。或者请一些专业的京剧教师给幼儿示范动作,并对京剧生行和旦行的不同动作进行对比,让幼儿领悟不同动作要领,并让他们进行讨论学习,让他们通过练习掌握京剧不同行当走路的要领。

4.利用京剧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

幼儿教师在进行京剧教学时要充分挖掘京剧艺术中的多种元素,通过引导让幼儿了解、认知和感受京剧,让他们通过学习学会分辨美丑、善恶,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京剧剧目中有许多讴歌坚持民族大义,以国家安危为重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促进他们素质的发展。

5.利用京剧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形象的,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京剧艺术教育时,可以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京剧艺术,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如幼儿教师可以在班级给幼儿创设“京剧艺术欣赏角”,给幼儿展示一些剧照、服饰、脸谱等。让幼儿欣赏感受其色彩之美。也可以在表演活动区给幼儿开办“京剧小舞台”,给幼儿展示一些具有德育功能的曲段,让幼儿通过观看感受其中的内容美。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环境引导幼儿走近并了解京剧,并发现京剧中的美。

结语

京剧教学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融合了德育教育的教育,教师在进行京剧教学时可以通过知识传授、形体、操作训练等学习培养幼儿的素质。让幼儿通过学习陶冶情操,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京剧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品质,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时要把京剧艺术教育与幼儿良好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使京剧之花在幼儿心中盛开。

参考文献

[1]阎军.幼儿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幼儿戏曲文化教育[J].华章,2012,(30):289.

[2]肖薇.通过京剧活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J].儿童与健康,2018,(1):33-34.

作者简介

胡卫萍(1970.11—),女,籍贯:江西萍乡,学历:本科,职称: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意义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有意义的一天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留学的意义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