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一年级的“趣味认识”教学

2020-04-21沈逸虹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期
关键词:一年级小学数学

沈逸虹

【摘 要】 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知识认知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又是重点教学科目。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该阶段的认知教学工作,适当融入趣味教学理念,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为例,就如何开展“趣味认识”教学做如下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一年级  趣味认识  方式

前言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在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中,我们将融入“趣味认识”教学理念,旨在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而本文主要从教学情境、课内探究以及课外实践等方面,对“趣味认识”教学展开研究。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趣味认识”教学情境

回顾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十分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和单一,缺乏形象和生动性,这无疑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别是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年龄比较小,思维较为活跃,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喜欢探知未知的世界。如果教师不会抓住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只会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展开知识的认知学习。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創设“趣味认识“教学情境,并融入相关的认知培养内容,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教师被动教学转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实现“趣味认识”教学效率的提升。

我们以“认识钟表”等教学内容为例,首先教师需要转变传统应试教学理念,学会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尽可能优化课程教学的内容,促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不同种类的钟表运行状态,并结合相关的视频介绍各种钟表的名称,以及钟表的运行规律等,以帮助学生认知不同类型的钟表。然后,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探索新知识,进而掌握知识的规律及特点等。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钟表,提出相关的时间认知问题,从而利用问题情境来增加课程教学的神秘感和趣味性。如教师在挂表和电子表上分别设置相同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辨认,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二、结合有趣的教学比赛环节,提升“趣味认识”教学的气氛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还是比较青睐趣味的教学方式。如果数学课程教学没有任何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学生将会失去新鲜感,对课程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不会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那么数学课程教学就会失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而教师加入游戏比赛内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够提升课堂学习的气氛。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适当加入一些比赛游戏环节,以此来刺激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欲望,促使学生自愿加入到数学游戏活动之中,从而最终实现教学气氛的提升。

我们以“认识图形”等教学内容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先模拟一个游戏教学环境,要求学生们分辨教室中的物体属于哪种图形,从而让学生们初步认知课程教学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比赛内容,看哪位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分辨出教室中的所有物体,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然后,教师结合课本中的图形,引导学生们分析图形的特点。而在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游戏,如事先准备好纸片、剪刀等,让学生们利用教具裁剪出与课本类似的图形,并将各种图形拼接成自己喜爱的图案,以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

三、利用课外实践方式,增强“趣味认识”教学的效果

有效的课程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讨和研究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并帮助学生总结出有效地学习方式和经验,符合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此外,实践活动还能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在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有效地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学环境,去实地探究不同的数学知识,这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和探究不同的课程知识。

我们以“认识人民币”等课程知识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买卖现象,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实操活动,以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在进行相关的实操活动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简单回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民币币种。然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简单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校园的小卖部或者校园周围的商铺、商场等地方,在不打扰商家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去亲身观察人们是怎样使用人民币,以及如何辨识人民币的真伪等,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新鲜感,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认知的兴趣。通过上述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环境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运用所学知识来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增强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认识和积累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分析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所以,教师教学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该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尽可能让教学更加的有趣和生动,才能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展开深入的学习和认知,最终实现“趣味认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媛媛.如何提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7,10(33):913-914.

[2] 李玉媛.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21(31):308-400.

[3] 孙玉美.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35(12):89-89.

猜你喜欢

一年级小学数学
《一年级》看片花成毅回应公司发通稿过度宣传
幽默、缓慢、有趣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