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听障儿童体育课设置相近类型练习采取个性化教学的若干实践和思考

2020-04-21谷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听障儿童个性化教学

谷丰

摘 要:体育学习对于青少年儿童尤其是残障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能否为听障儿童上好一堂高质量的体育课也是衡量一名从事特殊教育行业体育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尺。听障儿童体育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有别于健全儿童体育课的一些日常形式且与智力及孤独症儿童在体育学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就如何设置一堂合理高效的听障儿童体育课,如何帮助听障儿童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和带动下通过较系统的学习锻炼激发孩子们对体育课的兴趣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实现体育课教学提升残障儿童身体素质和树立孩子们克服困难的信心等目标。

关键词:听障儿童 体育课设置 个性化教学

一、听障儿童体育课设置的可行性分析

本学期听障儿童语训班根据学生语言理解程度和课堂接受能力分为两个班级。听障儿童在体育课学习中所呈现出的课堂配合度与接受能力是不尽相同的,这其中还包括在现有听障儿童学生中存在除听力残疾以外其他残疾共存的多重残疾,此类学生对于课堂指令执行和课程接受能力较差[1]。经反复课堂实践总结,听障儿童在体育课学习中所反映出的课堂反馈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更加坚定了我在体育课教学设置和实施过程中采取个性化分层施教的信念。

二、听障儿童体育课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听障儿童体育课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为吸引儿童注意力和激发儿童参与兴趣,教师往往会将练习内容结合游戏形式呈现,针对学生们课堂实际表现和接受理解程度,教师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一)当教师设置某项具体学习内容时,学生在内容的理解和执行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部分学生能够根据理解教师口令和模仿教师示范动作初步判断教师意图,并在教师指引下尝试动作练习;而部分学生无法领会教师意图进行有效响应并完成练习互动,此时,这些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并沒有主观参与融入课堂学习。

(二)当教师设置相同类型或相近类别练习时,不同学生的反馈程度不尽相同,以设置身体素质绕桩(结合听指令、跟随等跑、跳衔接有方向爬行、有目标投掷等复合动作)练习为例,有些看似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往往在实际教学中会因其中某项练习学生们所呈现出的不同反馈而裂变出多种个性问题,这也容易使收到的实际练习效果打折扣。

(三)当有些学生无法完成教师设置的学习内容时,会产生较强烈的畏难情绪,容易导致在课堂上出现教学中断现象。

三、听障儿童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针对在听障儿童体育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上述问题,经教师反复思考并认真总结,尝试找出可能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儿童在学习时无法理解教师意图并有效执行教师指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受限于部分听障儿童语训开发滞后导致接收信息不畅,无法实现有效信息转换,其对于收听到的信息无法理解加工并及时作出有效反馈[2]。

(二)部分听障儿童虽然是以听力残疾为主要原因入校学习,但儿童本身往往还存在除听力残疾外其他类别残疾共存的多重残疾现象。而这些存在多重残疾的孩子,有可能是听力、智力残疾共存,也有可能是听力、肢体残疾及其他类别残疾多重混合,这也就导致往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即便教师有准备的设置相同类型或相近类别的教学练习内容,在教学中与教师发生实际互动的学生们往往会裂变出种种个性化、差异化问题,不仅提升了残障儿童体育课的教学实施难度,有时更难以收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残障儿童本身因身患残障等特殊因素普遍与同龄儿童在身体素质上稍逊一筹,有很多孩子身体协调性和灵敏度不佳,肢体大动作核心力量与精细动作能力不足,这也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和练习内容会产生较强烈的畏难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进程。

四、听障儿童体育课个性化分层教学实践应用

虽然残障儿童在体育学习中存在诸多先天不利因素,但在对听障儿童体育课的教学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尝试摸索出适用于听障儿童身心发展并配合语言训练的体育课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模式。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并分析其造成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难点与问题,教师在体育课课堂实践中逐步确定了将身体素质练习嵌入游戏、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针对不同儿童所呈现出的差异化现象将同类型练习拆分成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分层教学的方法。

(一)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听障儿童因听力残疾等因素往往导致学生们的专注力时间更短,但他们更容易受外界视觉刺激而激发探究兴趣,因此将练习主题嵌入合理的游戏,以游戏为主要方式呈现学习内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融入课堂教学[3]。而在以游戏为主的教学实施中,以教师设置绕桩(可绕行可从上方走平衡木的短桩标志物)练习为例,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起点和终点并针对每个学生不同个性特点提出相应要求进行同类型技术练习。例如教师让接受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同学跑步绕过3个障碍物并视完成情况决定是否增加更多标志物进一步强化练习,同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决定是否增加结合短桩平衡木依次按指令通过或是在终点处与教师进行纸球投掷等复合练习;对于接受和执行能力较弱的同学,可视动作完成和进展情况适当减少标志物数量或缩短平衡木距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期望帮助能力不同的学生们在进行同类型动作练习时,都能够最大限度的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可利用动物头饰或自制教具创设游戏情境,引导能力不同的儿童们共同参与学习,完成属于自己的挑战。

(二)在设置有同类型或相近类别练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跟随游戏和练习,此时教师指令简短明晰,配合听障儿童加强语言训练,儿童接受教师指令并观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练习[4]。例如同样为绕桩通过练习,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设置个性化练习组合。对于平衡感较弱的儿童,教师可让儿童一起在起点处先进行单腿支撑练习,然后在跟随教师进行绕桩通过障碍物练习;对于专注力不足的儿童,教师可令儿童与教师共同静止立正10秒后再出发进行绕桩练习,并在到达终点处再次发出指令,让儿童再次回归立正姿势,坚持10秒后练习方可结束;对于跳跃能力较弱或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儿童,教师可示范开合跳、双脚左右跳或双手抱膝下蹲、侧压腿等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模范练习;对于执行能力较强的儿童,教师可适当扩大障碍物间距离,采取前后追逐跑等方式带领学生练习,并可视学生执行情况在绕桩完成后设置跳圈、投掷、爬行等复合动作练习。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对于部分多重残疾的儿童,当基本教学设计无法正常组织实施时,此时教师须引导家长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共同帮助儿童进行力所能及的练习,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三)关于如何更好激发听障儿童体育学习兴趣的一些思考。教师认为,在体育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别是对于残障儿童,任何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在体育学习中获得语训锻炼和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方法都应该努力挖掘和尝试[5]。首先,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游戏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主观参与学习的兴趣;更加尤为重要的是,即便是设置同类型动作练习,教师针对每名儿童不同接受情况和执行能力设置难易不等的练习时,教师都应时刻激励、鼓励学生,使学生受到正向引导。例如无论学生是否出色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只要儿童在教师和家长帮助下主观参与并认真努力完成技术动作练习时,教师应带动家长对儿童及时给予正向反馈和评价。其次,针对听障儿童体育课的特殊性,儿童家长是其中教学环节能否得以顺利实施以及是否能够收到教学设计相对理想成效的关键一环,对残障儿童的康复教学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以指导家长为主,因此出于安全性和保障课堂质量等因素考量,教师要求家长须随堂参加孩子们的体育课并积极融入课堂教学。同时,在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和家长共同布置练习内容,督促儿童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长帮助下进一步消化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接受能力较强、接受程度较好的儿童布置能力提升任务,进一步帮助家长和孩子树立康复培训学习的信心。

结语

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思考,对于残障儿童康复教育而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语言康复训练、身体素质发展同等重要。而体育课作为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教师链接学生和家长共同融合提升的重要载体,对于听障儿童获得语言能力提升和理解接受能力的提高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洁.学前听障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4(22):152-153.

[2]朱银凤.听障儿童言语听觉康复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聋班一年级(2)班的学生为例[J].西藏教育,2019(1).

[3]曹照琪,张建华,岳丽.听障儿童融合教育中构建特教资源室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3(04):23-25.

[4]孔进前.“医教结合”背景下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0):00124-00124.

[5]章華英.新课标背景下学前听障儿童集体教学的实践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7(11):41-42.

猜你喜欢

听障儿童个性化教学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早期阅读在听障儿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听障儿童语文课堂教学探索与分析
听障儿童的教育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