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功能恢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0-04-21杨丽娜余慧珍

医疗装备 2020年6期
关键词:股骨头髋关节下肢

杨丽娜,余慧珍

江西南城县中医院 (江西南城 344700)

股骨头损伤是由于患者骨密度降低、肢体功能退化及轻度摔倒等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人工股骨头置换技术成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该手术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感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因此,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1]。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功能恢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江西南城县中医院骨外科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174例患者,依据入院单双数分组,单数患者纳入对照组,双数患者纳入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男44例,女43例;年龄53~71岁,平均(61.4±4.3)岁。观察组男49例,女38例;年龄50~70岁,平均(62.6±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障碍的患者;合并严重糖尿病的患者[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术前健康教育:耐心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日常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病情。(2)睡眠护理:为患者营造理想的睡眠环境[2],若患者入睡困难,可适当播放舒缓的音乐,指导其睡前喝热牛奶,以帮助睡眠。(3)饮食护理:嘱患者日常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禁烟酒、刺激性食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1)镇痛护理:手术结束关闭切口时,采取冰敷4 h;同时,指导患者掌握自控式镇痛泵(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型号ZS-SZB-Ⅰ)的使用方法[3]。(2)引流管护理:关注引流管内液体颜色,观察是否出现引流量增多、颜色变深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避免引流管扭曲、压迫,保持管内通畅;护理期间定时更换引流管、伤口敷料,直至患者无渗透液。(3)功能恢复锻炼:术后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保持下肢自然伸直,进行休息;翻身时需注意引流管位置,避免压迫;术后第2天适当进行床上活动,指导患者踝关节背伸,持续5 s/次,20次为1组;指导患者活动足趾,持续活动5~20 min;指导患者收缩股四头肌,持续10 s,休息10 s,10次为1组;待患者功能有所恢复,可使用助行器下床行走,活动量以患者未感到疲累为宜,逐日增加活动量[4]。(4)下肢DVT预防护理:采用足底静脉泵(中山市振华电器厂,型号DD880)进行预防治疗,治疗时抬高患肢,利用套袖进行包裹,置于气囊中,保持气囊上缘处于患肢膝盖下5 cm,将充气压力设置为6.0 kPa,压紧30 s,放松12 s,治疗30 min/次,2次/d;于睡前为患者穿戴TCD梯度压力抗栓袜,依据患者实际腿围选择型号,持续治疗24 h。(5)脱位预防护理:术后,患者取平卧位,医护人员调整患者双下肢外展并呈中立位进行休息;若患者需侧卧,则在其大腿间放置梯形枕垫;告知患者术后6 h内禁止做各种关于下肢的大幅度动作[5-6]。(6)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详细告知患者日常恢复锻炼的注意事项,活动强度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并叮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 临床评价

(1)于术前、护理6周、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评分≥90分为优良,评分69~89分为较好,评分<69分为较差。(2)护理后3个月后比较两组关节活动情况(内收评分、外展评分、前屈评分、后伸评分)及下肢DVT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周、3个月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关节活动评分比较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关节各项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关节活动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755,aP=0.029

3 讨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适用于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复位失败等患者,且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卧床时间较短。临床资料显示,患者术后易出现疼痛、髋臼磨损、脱位等并发症,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非常必要。

快速康复护理是从临床基础护理发展而来的一种护理技术,额外为患者应用科室内专业护理,以配合康复治疗,恢复患者残余机能[7]。护理中所采用的功能恢复锻炼能够协助患者锻炼肢体功能,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血液流通[8]。下肢DVT预防护理中采用的足底静脉泵属于空气脉冲物理治疗仪,可快速消除手术所致的肢体水肿,改善肢体供血不足,能够有效预防DVT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关节各项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下肢DVT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股骨头髋关节下肢
髋关节活动范围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