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盐压灸中脘穴、至阳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30例
2020-04-21谢建谋
周 华,谢建谋
(1.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福建 宁德 352100;2.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胃脘痛又称胃痛,与脾胃功能虚弱、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气血乏源有关,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症状,常因为饮食不当、嗜食肥甘厚腻、饮食无度、过劳、外感寒邪和情志不畅等诱发。脾胃虚寒型是胃脘痛的常见证型,表现为胃脘隐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揉按,得热痛减,受凉或者劳累后可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手足不温,四肢倦怠,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本研究采用隔盐压灸中腕穴、至阳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观察病例全部来自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针灸科2016年~2018年收治的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中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按研究对象参加该试验的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0岁~74岁,平均(54.57±14.44)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9岁~76岁,平均(50.63±16.3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主症:胃痛隐隐,喜热喜按,空腹尤甚,得食则缓,食后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次症:神疲倦怠,四肢乏力,懒言少语,畏寒肢冷,劳累受寒,进食生冷食物或情志不畅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胃镜示:急性胃炎、胃癌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②合并呼吸系统疾病,不能耐受艾烟味;③血小板低,有出血倾向;④合并心、脑、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⑤有其他中医外治方法辅助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2.1.1 隔盐压灸处方
根据腧穴所治理论,以督脉及任脉为主。取穴:中脘穴、至阳穴。
2.1.2 隔盐压灸法
嘱患者俯卧位,选至阳穴,用标记笔标记,用75 % 酒精棉球消毒,而后将做好的直径为2 cm,高为2 cm的木质空心圆柱体置于穴位上,其内填充食盐至1 cm高,取艾绒制作成锥形如花生米大小的艾炷。用线香从炷顶点燃,约燃至二分之一时,用清艾条重压于艾火上,将之熄灭,将艾灰及未燃的艾绒取出,在其上继续放置艾炷点燃,用上述方法,直至患者感觉热力透至腹内,若患者无热力透至腹内,以隔盐压灸20壮为止。嘱患者仰卧位,选中脘穴,方法同隔盐灸至阳穴。每周3次,灸5次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每日1次,7 d为1疗程,痊愈者停药,未愈者继续服药1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评定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导原则》[2]。依据患者每个主症的严重程度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2、4、6分,次症分别计为0、1、2、3分,制定症状积分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定,根据评定结果进行疗效分析。按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
3.2 统计学方法
临床上收集的原始数据均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对比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取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为73.3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4 典型病例
郑×,女,66岁,自述:反复胃脘疼痛,缠绵1 a,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或畏寒肢冷,大便稀溏或虚秘、或初硬后溏,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舌质淡,脉沉细。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胃痛。予中脘穴、至阳穴隔盐压灸方法治疗,每次以隔盐压灸20壮为宜,隔日1次,灸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 d,经过2个疗程治疗,患者胃脘疼痛消失,饮食正常,大便成型正常,每日1次,病已痊愈。
5 讨 论
5.1 隔盐灸与压灸
隔盐灸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葛洪首创隔盐灸法。《治卒霍乱诸急方》云:“又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治卒青蛙蝮虺众蛇》云:“又方,嚼盐唾上讫,灸三壮,复嚼盐,唾之疮上”。《类经图翼》云:“神阙之灸,须填细盐,然后灸之,以多为良。”“若灸之三、五百壮,不惟愈疾,易且延年。”从上述古文献,我们可以得知隔盐灸主要运用于神阙穴及阿是穴。
压灸疗法最早是用艾炷灸百会穴治疗内耳眩晕病[3],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治疗的病种也在日益扩大,临床研究表明,压灸疗法对内耳眩晕病、颈性眩晕及某些痛症昏厥、破伤风、小儿脑积水、疝气等疾病的治疗确有良好的效果[4]。压灸的操作要领是将热力渗透至深层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2 至阳穴与中脘穴
至阳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至阳穴属督脉,别名“金阳”穴、“肺底”穴。穴义为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是督脉经阳气隆盛之处。《针灸大成》记载:“至阳……主胃中寒气,不能食……腹中鸣”。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统摄一身元阳和真气的作用,至阳为督脉上穴位,至者,极也,是气血旺盛之处,艾灸至阳穴,具有温阳补气、补五脏利九窍的作用。大量文献研究表明,至阳穴可以治疗胃痛、胃痉挛、呃逆等胃部疾病。
中脘穴:别名:上纪、中管、胃脘、太仓,胃募穴,腑会,任脉、手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针灸甲乙经》曰:“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胃胀者,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针灸大成》曰:“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行针指要歌》曰:“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医学纲目》曰:“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玉龙歌》曰:“若还脾败中脘补。”“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上脘、中脘,治九种心痛。”《肘后歌》载:“伤寒腹痛虫寻食,吐蛔乌梅可难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还胃气通。”这些古籍都说明中脘穴对于心下痛有治疗作用。现代运用中脘穴治疗病种主要还是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胆绞痛、胃脘痛、呕吐、腹胀等脾胃病,黄疸等肝胆病,糖尿病胃轻瘫、消化性溃疡、呃逆、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病。
5.3 关于隔盐压灸至阳穴、中脘穴治疗胃脘痛的见解
“胃为水谷之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黄帝内经》曰:“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中脘阳虚,四肢失禀,使手足寒冷。”《医学入门》曰:“中脘主伤者及内伤脾胃,能引胃中生气上行。”《针灸聚英》曰:“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泄不觉兮治中脘”。《四圣悬枢·疫病解》曰:“胃者,水谷之腑,一传阳明,必见呕吐。以少阳胆木,本从胃土下行,阳明经病,不能顺降,则胆木上逆,而克胃土,胃气壅遏,失其容受之量,水谷在中脘以上者为呕吐,在中脘以下者为泄利。呕多则胃病,利多则脾病。”《灵素节注类编·四诊合参总论》曰:“若虚里之宗气,盛喘数绝者,乳下之动脉数者,其病在中脘也。”
综上所述,可以从古籍看出:脾胃乃五脏气机运动之中枢,脾升胃降,胃以通降为顺,胃若失通降,则胃病生,继而产生胃痛、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呃逆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那么如何让胃和降呢?和降的目的是什么?是为通!用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让胃脘通畅呢?得热则通,得灸则通。根据上述总结,不难得知,胃之募穴中脘穴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用隔盐压灸法直接针对中脘穴治疗能起到直接温通作用。临床发现胃脘痛患者以虚症为多见,如若有实证也多半是本虚标实者,那如何才能针对胃脘痛进行补虚呢?补虚的目的是什么呢?至阳穴为督脉上穴位,总督一身之阳,在治疗胃脘痛上起到治本之功效。
5.4 结 论
通过隔盐压灸法改善胃脘痛的气血运行,达到“温通”,而起到胃脘“以通为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