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的策略研究

2020-04-20黄明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堂问题初三化学专题复习

黄明福

摘  要:专题复习是初三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保障,还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完善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因此,专题复习的有效性成为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所以,本文笔者对初三化学专题复习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三化学;专题复习;课堂问题;實验教学;多样化方式

初三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初步运用化学思维思考实际问题的黄金期,而初三化学教学进入专题复习阶段,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以往教学复习活动,教师只是将知识点简单罗列,再运用习题练习的方式巩固化学知识点,导致学生的复习过程呈现机械化特点,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专题复习时,应明确教学设计,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以确保复习效率的整体性提高。本文笔者以初三化学为切入点,从“巧设课堂问题、重视实验教学、多样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对专题复习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巧设课堂问题,培养化学学科观念

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意识的重要依据,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本途径,而教师往往在设计问题时,更多地偏向纯知识性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同时,也容易造成化学知识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相脱节,这样既不能发挥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还不能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因此,教师在专题复习课中,应重视从日常生活或者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并将其合理地作为教学素材,在此基础上,巧设课堂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用途,对知识产生深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

以“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为例,为了使学生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某市的空气质量日报,让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并提出问题:“运用化学的观念来分析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提出需要改变生活方式,落实低碳生活理念,这些问题恰恰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情感共鸣,并成为落实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随后,以种植绿色植物净化空气这一实施策略为导向,自然地将植物的光合作用融入教学情境中,并提出问题:“怎么看待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具有一定差异?”学生对以上问题进一步讨论,使学生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待问题,同时体会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化学学科观念。由此,将生活化的问题渗透到专题复习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化学思想和基本观念的形成。

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复习知识的原理,同时,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在专题复习环节,应重视实验教学,并研究教材中的每个实验,此外,还应强化实验内容与功能的联系,明确实验所探究的核心化学原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为例,为了巩固学生对氧气制取实验流程和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的有意识记,笔者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通过实验课准备的“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条、火柴、药匙、试管、铁架台等”等实验教具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过程,学生不仅熟悉了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规则,而且强化了对氧气的认识。再以“燃烧的条件”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并可以灵活运用该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笔者首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即: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20mL的95%的酒精与10mL的水配好的混合液中,取出后拧干,手绢在酒精灯上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随后笔者指导学生运用“酒精、水、小棉花球、玻璃杯、蜡烛、木条、煤块”等实验用具进行三个对比实验操作,来探究燃烧需要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在此过程中,学生观察各个实验的现象,分析、探讨得出结论,并总结出了燃烧一般需要的条件,从而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探索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多样教学方式,主动构建知识网络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主动思考的频率很少,导致学生被动的学习,并产生一定的压迫感,同时,学生的学习产生低效现象,因此,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课前运用任务驱动方式,使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自我复习活动,课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此外,教师适时点评、强调、补充、引导、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树立学生学习自信,以保障专题复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爱护水资源”为例,为了使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以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同时,了解水污染状况和防治措施,笔者课前发给学生导学案,提出问题,如:水污染有何后果?如何爱护水资源?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课本,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再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们都踊跃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些学生提出爱护水资源从自我做起,有些学生提出淡水资源少这一结论,学生们还总结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第二方面由于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最后笔者进行总结,学生在自我认知范围内不断开拓思维。因此,通过多样化的学习组织形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加强了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构建起知识网络。

综上所述,落实专题复习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同时,将教学知识有效整合,来降低学生的复习难度,并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此外,教师还需将专题复习的内容和形式得以升华,从而提升学生化学认知水平,使专题复习达到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亚云.串珠式问题课堂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以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为例[J].新课程(下),2017(1).

[2]潘怀林.浅谈初中化学“三环节”专题复习法[J].天津教育,2019(2).

猜你喜欢

课堂问题初三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与小组合作探讨的深入研究
议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关于初三化学合作学习策略的若干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百分数的应用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微课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