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2020-04-20张妙婷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质疑基础阅读

张妙婷

摘  要:本篇论文从当今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说起,分析生活和语文之间的联系,找出当下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弱的原因,希望培养孩子触摸和感知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能力。联系当下的社会发展以及教学经历,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并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基础;生活;阅读;质疑

2020年的开端被“新型冠状病毒”按下了暂停键,对于教育,我们停课不停学。教师通过网上布置作业,实行远程操控进行教学,心里却是忧心忡忡,担心老师没教,他们背诵,默写,字词,课文理解等怎么办?考试成绩怎么办?但静下心一想:难道我们只能布置这些课内的文本作业?学生做好这些校本作业语文就能学好吗?在微信公众号“洞见”看到了一篇帖子:《全国确诊人数逾5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只让孩子安心读书》,标题一下子就醍醐灌顶般地引发了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思考。

任教7年来,每次看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常会让我想起自己学生时代受教育的场景,回忆和现实的交叠常让我困惑不已,现在学生对于语文的态度和学习方式和我们当初真的大相径庭。随着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何去何从?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到语文的魅力?如何让他们用为数不多的生活阅历来辅助他们进行阅读理解?又如何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学会甄别真伪,提取有效信息?于漪说:一辈子教书,教一辈子的书。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教育路上,多思考,不断在做中学,才是提升自己的一个绝佳途径。以下是我对当今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从2017年起,语文正式成为高考最大的一门拉分学科。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就说:“高考要实现15%考生做不完卷子。”产生差别重点在阅读。因此,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把阅读当成一个大点来抓,不遗余力地让学生做各种阅读练习。可是却发现存在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学生读不懂。甚至有的人根本抓不到文章的中心,一个原因是生活阅历不足,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理解不通透。作为十几岁的青少年,要有很丰富的生活阅历是不可能的,但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足不出户可以尽知天下事,孩子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去了解各样人生,丰富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比如2019年的中考题《火车站上的故事》,很多学生没有这样的体验,看不懂文章里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甚至有的人弄混了。而有些同学平时有看新闻关注社会的习惯,理解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能从社会、职业层面去谈感悟。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对文本字面意思的茫然,即阅读障碍。实际上阅读是一座宝塔,需要一砖一瓦的层层累积,这一砖一瓦就是字词,字词拼凑然后才是句。可是很多人书写不过关,错别字,语法不通,连主谓宾定状补这些成分都不懂,一旦句子长点,他们就没法断句,就没法读通句子的字面意思。比如2017年的中考卷,考查查字典。很多学生居然连字典上的标识都看不懂,还有的答题中错别字五花八门,看了让人很是心寒。提笔忘字的时代,没有根基,何来摩天大楼?当下的语文教学,还是需要严抓字,词,句,语法然后才是段落,最后才是疏通全文。

二、触摸生活,积累素材

除了阅读,最难就是写作。写篇作文好像押上断头台一样,千呼万唤还不一定能出来。学生最不爱写作了,因为不知写啥,心中无物,硬挤出来的都是复制品,低质量的千篇一律。特别是私立学校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三点一线,何来生活?我们可能教了一群纸上谈兵的形而上学学子。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被粗糙的学业磨得心长满茧子的学生似乎得了失语症,何来语文的温度?韩寒说一板一眼的语文课让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个性,套话假话,把原本的个性压制了,虽然得到了分数,却失去了更为宝贵的灵性的东西,这对以后的发展是很致命的。所以,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挖掘生活的美,带着敏锐的知觉和细腻的眼光去当好生命的拓荒者,时时保持一颗敏感的心。有了丰盈的感受,下笔自然灵动。语文学习,工夫在诗外。比如看《奇葩说》,头脑风暴和言语的犀利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化,会不自觉被带入辩论,甚至提出嘉宾没有的点。再比如看《央视主持人大赛》不仅收集了很多新闻素材,拓宽了知识面,更体会了语言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家国情怀。最可喜的是有学生受到鼓舞,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课前看《朗读者》的开场白,可以学着如何围绕主题词开头和结尾,在咂摸语言美的过程中作文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通過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语文氛围中,厚积薄发,心灵才会有感应,文字才会有情感,语文也才会有温度。

三、参与课堂,敢于质疑

聊天是孔子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其中最爱抬杠的是子路和宰予。但孔子并不反对质疑。在回答宰予“你不能这么问”并非不能质疑,不能的只是“这么”而已。相反,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从不唱反调,他还引以为憾,这说明孔子清楚:没有怀疑就没有真理。在课堂中要允许质疑,提出问题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有助于培养思辨能力。比如学生会质疑《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的“男女衣着”怎么会“悉如外人”?秦和晋相隔500多年,是恐怖片?《木兰诗》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真的男女生分辨不出?因为质疑,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求索中不知不觉产生了对语文的兴趣。所谓的知人论世,语文课文不再显得那么单薄,教学也不再那么枯燥的就事论事,最关键的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四起的谣言和各种不靠谱的囤货恐慌更告诉我们要有思辨能力,敢于质疑,不要人云亦云的跟风。语文是滋养人的学科,新时代背景下,学生不能只会掉书袋,而要真正能勇挑重担,开拓创新。知识和本领是力量,但良知和人格才是方向。

教育路漫漫,教书是一门学问,学无止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教育,永远在路上。每一次的“溯洄从之”也好,“溯游从之”也罢,所谓伊人总是“宛在水中坻”。但吾将上下而求索,结合教学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力求让语文学习变得更立体,更具现实意义,让语文融入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

参考文献: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微信公众号《洞见》《语文好教师》.

猜你喜欢

质疑基础阅读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