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当堂练习的思考

2020-04-20周鑫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有效课堂小学数学

周鑫

摘  要:当堂练习的目的在于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得到及时、全面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这些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知道当堂练习重要性,但是对学生掌握情况反馈及再次跟进练习,包括关注练习中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课堂练习

第一、反馈及时性不够。

及时的练习与反馈是实施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反馈不仅要符合科学性,更要及时。通过练习的及时反馈,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明了自身学习的进展情况。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反馈很多时候用“对与不对”与“会的举手”等来代替,对学情的了解都只能从作业批改后才获取,属于被动获取,丧失了及时反馈矫正,弥补不足的最佳时机。

第二、设计针对性不强。

现成的作业都是统一的,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布置同样质量的练习势必造成有些人“吃不饱”,有些人又“吃不了”的状况,这指的是练习梯度过大或过小。一般来说基础练习可以着重依据小学生的共性来设计,但时跟着其后的巩固练习、拓展练习就应当更多地依据学生的个性和生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或补充设计。

第三、时机灵活性不足。

对于课堂上的练习,教师们习惯于“教—练—教—练”模式。心理学研究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一堂课,一个教学阶段只采用一种练习形式,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内容特征,采用多变的练习形式及练习时间,将能调动教师与学参与学习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找到了解学情重要途径,使学生时刻处于高度关注的状态,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提高课堂练习效益,就必须要让学生的训练、检测、反馈、矫正呈现在课堂上。使用当堂练习这个方式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现就当堂练习的设计与使用简要阐述。

一、当堂练习设计需要“顾全大局”

当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现状,紧扣学习目标、突出学习重点进行设计。做的“顾全大局”,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全体学生要达成的基本学习目标,又要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见设计这样的练习,必须对教材编写要深入分析,对知识的逻辑起点要充分了解,对学生的情况也要了如指掌,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因此当堂检测的内容要少而精。要精心设计检测的练习,教师要钻研教材,解读教材,搞清教材编排意图,把握教学方向的基础上,梳理每一个知识点与认识要求、技能与能力要求,为练习设计提供依据;与其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更是检测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这也是提高教师在吃透教材能力,做到对教学容了然与胸,心中有教材,有尺度,设计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

二、当堂练习促成课堂精讲多练

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学为中心”生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而高效课堂的特征之一就是精讲多练,并且教师能了解全体学生的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如果理解得不好,不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定势,以后将花更多的时间来纠正。信息反馈过迟,对于纠正大多数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来说,基本上是无效的。所以信息反馈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因此,在课堂中实行“3+1”教学教学模式,即每节课30分钟教学新知,10分钟用来当堂练习。如果的低段年级学生,可以将“1”分成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利用上课始五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比如《口算基础练习》等,前三分钟比赛,后两分钟校对,另一个是利用下课前五分钟,进行数学当堂练习,让学生当堂按时地完成检测内容;如果是中高段年级的学生,则在新授教学后留出10分钟时间,进行当堂练习,尽量把基础练习的作业、批改留在课内。教师在课堂的及时批改并做好典型错例记录,共性问题可以当场讲评,个别问题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讲解与辅导,这样的效果最佳。

这种检测方式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检测学生思维的结果,而是要根据思维结果来推导学生思维的过程、理解过程和认知过程。从时间上看,每节课要用10分钟,好像来不及,其实这10分钟保证了全体学生的练习时间,我们应把时间留给学生。精讲的目的是为了多练,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在多练中实现。通过各种形式的当堂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及时反馈,加深印象,查漏补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要手段。

三、当堂练习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堂练习不是增加学习的负担,而是要通过对练习的及时给予评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驱动力。数学作业的批改,老师们习惯于用单纯的“√”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这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笔者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多用鼓励性语言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批改的方式也不仅仅是教师全包全干,而是自评与互改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老师与同学的反应来判断自己的学习结果,当学生知道错误后要通过自己思考,找出错误原因,进行自我矫正。可以在小组内批改,在互相批阅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错误及时修正,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建构。

笔者的做法要求学生每周对当堂练习进行归纳小结,既复习了知识点,又了解自己错在哪里,不仅改正本子上的错误,而且不断地修正学生头脑里知识系统中的错误,有利于知识的形成,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教师对学生积极而有效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将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使他们充满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以更大的主动和热情投入新的学习。

数学当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总之,有效当堂练习既能体现出教师教学的效果,也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成果,是促使师生共同进步的良方妙药。

参考文献:

[1]阮林萍,李富.小学数学有效当堂练习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3(7):52-52.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有效课堂小学数学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