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

2020-04-20李秀和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李秀和

摘  要:有位大哲学家、教育家曾认为,教育促使人的形成,因此在目前新课程教育指导的文件中可充分展现教育部门对学生基础性教育的重视。其中农村教学亦是重要的被关注对象。基于此种缘故,本文以情境的巧设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强调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训,以此加固学生的理解力,开展本文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施行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众多教研科目之一如铺路石一般存在,该学科起着活络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据有关数据的呈现,农村教学中绝大部分基数的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且多数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畏难的心理,致使其无兴趣对数学学科进行了解与攻克。据此,本文针对过往的个人教学经历进行分析并提出拙见。

一、巧创情境,激发兴趣度

小学生初始接触数学科目,因数学科目多以极强的理性思维计算以及多维度的立体空间想象力为特点,故学生难以将该科目中抽象化的图标图式及公式数据进行具象化的理解,造成学生学习该科目时一头雾水的迷惑感。因而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巧妙的设计趣味教学环境,可借以多样式的工具辅助学生完成对某一概念化知识点的理解。在这样一个抽丝剥茧、层层具体化的数学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度与探索心理[1]。例如,在部教版三年级知识《秒的认识》一课中若讲解时间“秒”这一概念性知识点时为帮助孩子进行深刻理解教师可通过班级多媒体设备寻找并播放该年跨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视频。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邀请学生共同完成跨年倒计时,在倒计时的互动过程中借此向学生告知“滴答”响声即“秒”。与此同时,可通过真实感触完成对“秒”的计数认识,教师可带领每位学生寻找并触摸自身的手臂脉搏跳动速度,体验“1分钟”时间长度的变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利用日常且平凡的道具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学习,但因其角度新奇便吸引了学生的探索欲与参与度。由此可见,巧妙的授课情境设计可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动手操作,以实践强化理解

大多数陈规式数学教学多以传统型模式即教师满堂单向灌输、学生被动式接受的方式展开,长此以往,该种机械且固化的授课氛围不利于学生对数理知识的收容。曾有大教育家认为:教育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引导者、实践者[2]。故此,教师不应受困于旧式的授课形式,而应敢破敢立,将自身作为“单一解说者”的身份进行调转,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中心主体地位,适当“放手”,使学生更多在实践中思考,在“动手”的过程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部教版五年级课程《数的奇偶性》中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奇数与偶数的变化规律,可以设计小游戏:在游戏匣子里放入适量偶数号码的卡片,再次于另一盒子中投入等量的奇数号卡,在偶数次盒子中任意取两张卡并进行数值相加。若得以奇数则赠予奖品,同理,若能在奇数盒中取出加成后仍为奇数的卡片予以奖励。在此情况下学生尝试的欲望会极大地增加。该种模式将学生带入奇偶数知识的游戏场景中,添加了学生同实践的双向互动,并真切地让学生进行数学逻辑的思考。与此同时,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推理能力,升华了对数学规律性的认知。

三、借助模具,直观展现

现今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已取得较大进步,科技在回馈社会的同时亦悄然为教学发展带来绵延的可能。其中视频展现、语音播放、图景展示等多样化的直观体现方式均为讲师的讲解带来了便利与契机。这种全新的传授模式能较大程度上填补学生对模糊抽象的数理知识的迷惑,并以直观明了的呈现模具实现有效性授课模式。例如,在讲授五年级模块知识《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借以投影屏等图景展示。当谈及概念理论“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分别于投屏中对应展开一幅有关“游乐场”的图片,图景中分别呈现“蝴蝶型风筝”“青蛙”等物体,引导学生讲解图形的特点并抛出讲授的轴对称这一概念,则借以该生活场景图实现了直观化理解。又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旋转》一课中学生对对称轴、旋转中心、旋转角的认识仅局限于课文宽泛的概念认知。对此,教师可选取如三角形图景进行二维动画模式的演示,当演示中的三角形围绕某一固定的旋转中心进行特定的角度旋转时学生可获得清晰与直观性的通透认知[3]。由此,为进一步使有效性课堂逐步渗透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新兴教学模具的使用可被列入采纳范围。当农村的小学孩子们均能享受其带来的便利时,可有效帮助孩子们提升对晦涩数理知识的理解。

四、建立友好的师生交流模式

以往的课堂交流大多为“教师讲台授,学生台下听”的单向交流输出模式,这样的课堂呈现方式大多是教师单一地向学生演算数学公式,一味地在黑板上撰写各类数字答案,而学生被动地搬运、照抄教师所给的内容知识点。长此以往,这种授课方式将无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将降低数学课堂互动学习的活性。故此,想要调动数学课堂的氛围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至为关键的是在教学课堂中教師善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友好交流互动模式,对小学而言,轻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听得有兴趣、学能有耐心”。更值得注目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记“严慈并存”。例如,在授课时,曾有位一年级教师张开五根手指询问学生个数,学生因紧张错答四个。这时便需要教师巧妙化解学生窘迫氛围,加以鼓舞,教导他加上一根指头才方为正解。可见,有好的氛围才不会使学生有挫败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不可忽略的是在课前的教学备课方案设计,在课中对学生进行多方式的兴趣以及操作引导,以及在课后及时布置功课,进行学生的自我巩固。数学教学的成果非唾手可得之物,亦非瞬夕可获。教师应在长久的备课中寻求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攻克畏难情绪。

参考文献:

[1]陈萍.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000(009):10-10.

[2]刘斌.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研究[J]. 魅力中国,2013,000(025):234-234.

[3]杨儒明. 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J]. 科学咨询,2017(15):61-61.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