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体育活力课堂的构建

2020-04-20陈继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陈继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于游戏活动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和参与积极性,对团体活动有着很大的热情。所以要求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重视课堂趣味性和多样性目标的达成,进而做到学生课堂纪律的高效管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偏好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对小学体育活力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活力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快乐体育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氛围,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组织课堂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专注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和成长。体育课堂作为学生劳逸结合、培养兴趣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趣味性和教学有效性方面做到双向提高,以保证自身的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于游戏活动的热衷,在体育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知识,开展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体育精神,学会精诚团结,互帮互助。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对学生基础要求不高,并且学生能够很快掌握要领的体育运动——跳绳,组织学生参与跳绳接力活动,利用简单的游戏规则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的规则为: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进行跳绳接力,要求学生在遇到3、6、9的数字时不能中断跳绳,否则小组跳绳数归零,最后成员跳绳数之和最多的小组获胜。第一名的小组可以要求第二名的小组成员集体做一个动作,第二名的小组可以要求第三名的小组成员集体做一个动作。

二、关注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

在体育课堂上,小学生年龄小,认知偏低,但对游戏活动具有无比的热情和参与度。小学体育“快乐”课堂的打造,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活动,将体育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到游戏体验中,以“游戏”的方式来替换“机械”的练习,从而让学生在好玩、好动、有趣的体验中,培养体育兴趣。同样,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以直观、生动、活泼、热烈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全身心去体验游戏“快乐”。在学习“立定跳远”时,下肢的爆发力是训练基础,我们引入“青蛙抓虫子”游戏活动,组织学生“一”字排列,下蹲,再安排另一组学生站在前面扮演“虫子”。听口令,“青蛙”一组要一蹦一跳地去抓“虫子”,“虫子”不能跑,可以下蹲挪动位置。“青蛙”抓住“虫子”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在游戏体验中,同学们玩得很开心,笑声、掌声混成一片,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找到了乐趣,也从中锻炼了身体。跑步是很多小学生“惧怕”的体育活动,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跑步活动,我们引入“接力跑”游戏竞赛,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又分成一队、二队,分别站在对立面起跑线上。发令枪响后,一队第一个学生拿起棒向对面二队第一个学生跑去,并传递给他;自己站在二队队尾,二队的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将棒传递给一队。如果在“接力跑”中出现犯规,棒掉地上等,将被淘汰,不计成绩,用时最短者获胜。在游戏竞赛中,跑步的学生铆足了劲儿,等待的学生一声声“加油、加油”,整个体育课堂生机勃勃,学生享受着体育的快乐。

三、接轨生活,创编全新体育游戏

游戏资源无处不在,而来自于生活的游戏更符合学生的“口味”,老师在创编体育游戏时,要着眼学生的生活经验,做好深入的学情调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接轨学生的生活认知,利用学生的生活素材创编出全新的体育游戏,对自己熟悉的题材游戏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自然也会有高涨的参与热情,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平时喜欢的猜谜活动,老师创编一个“猜猜看”游戏活动:先挑选一名学生出来哑剧表演,利用肢体动作、造型等手段展示人物个性特征,另外三名学生猜猜他表演的是什么职业身份的人。如果三个人都判断错误,说明表演者表演不到位,则继续表演;如果两个人猜对,一个人猜错,说明猜错的人判断力不行,则这名学生要上台演绎。游戏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待一组学生表演结束,其他学生纷纷自告奋勇要求表演和猜测。

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老师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引路人,因此,老师就更应该在体育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去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的地位就应该在此时得到明显的体现,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融入快乐体育课堂的构建中去。在快乐体育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老师应该退居后位,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彰显。而这时,老师就应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适时的、有效的指导,而不应该过多的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以老师自己的观点去代替学生的观点。这种教育教学观念是十分不利于小学生快乐体育课堂构建的,应该及时避免这个问题。

结束语

总之,“快乐”是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理念,也是构建活力体育课堂,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多种教法,通过游戏或竞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找到“快乐”,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刘琼.浅谈小学中年级体育活力课堂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綜合版),2019(03):60.

[2]刘超.浅谈小学体育课活力课堂的打造[J].新课程(中),2018(10):76.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