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2020-04-20黄克宁
黄克宁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写作知识、进行自我创作、表达自身思想的启蒙阶段。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本文从“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观察生活,丰富写作内容”“积累素材,拓展写作空间”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旨在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创设情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发展高度。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接受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后,应该能够初步运用语言知识,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接收到的信息等完整正确地表达出来。由此可见,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的写作教育決定着学生日后的写作水平,决定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结合多年写作教学实践,我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积极性。这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指出学生的写作应该以热爱为先导,让学生享受写作,感受写作的乐趣。创设与写作内容相关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布置完写作任务后,可以组织一些小表演、小游戏,播放一段小视频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深入理解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点,从而使学生的习作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提高他们的作文质量。
比如,我在引导以“英雄”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就事先搜集了一些近现代英雄的视频和相关资料,像赵一曼不惧生死,坚决保护抗联情报的革命精神,狼牙山五壮士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纵身跳入悬崖的壮烈举动,雷锋先生帮助他人、默默奉献的无私事迹等。在放映的过程中,我还配上了相应的背景音乐,进一步渲染气氛,烘托英雄们的高大形象,帮助学生加深对英雄的认识和理解,在写作时表达出真情实感。通过创设相关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致,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使写作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改变了写作课堂沉闷呆板的刻板印象。
二、观察生活,丰富写作内容
生活中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是学生进行创作的源泉,无论是社会变革,还是柴米油盐,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学生在写作时脑袋空空,缺乏思路,与他们不善观察世界,不懂感受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不热爱生活,就会忽视世界的急剧变化,忽视生活的起伏涨落,从而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表。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世界,感受生活,将自己的日常所见用具体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从而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
比如,在某次语文阅读课上,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绚丽缤纷、五光十色的彩虹,学生们的注意力纷纷被这美妙的景色吸引过去,通通望向窗外,无心听课。既然大家的目光都被这彩虹牢牢抓住,何不顺势而为,让学生趁此机会观察外界,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感受生活呢?于是我立即引导学生以“雨过天晴……”为开头写一段话,同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彩虹的形状和色彩,领略生活中的优美风景。果然,同学们兴致盎然地提笔创作,写出了优秀的关于彩虹景色的段落,体会到了写作成功的喜悦。总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使学生在写作时拥有源源不断的思路,真正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三、积累素材,拓展写作空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成功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天长地久的积累达成的。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写出优秀文章所不可或缺的途径。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积累了充分的好词好句,阅读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学生才能在写作时胸有成竹,信心满满,进而交出令人满意的写作答卷。因此,我们要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开展丰富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以此发散他们的写作思维,拓展他们的写作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比如,每次写作课之前,我都会去图书馆借几本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内容健康向上的书籍,课上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供学生阅读,以此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再比如,我经常在班里组织读书分享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分享最近读过的好书、好文章等,并且彼此交流感悟和认识,在课后以书面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收获。通过这样的活动,将写作训练落到了实处,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内心给予重视,积极探寻正确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勤于写作,引导学生热爱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晓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J].现代交际,2017(2):171-172.
[2]王香萍.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