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式探索
2020-04-20李远进
李远进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应对当前的课程改革新局面,结合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从学习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主要分析了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转变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人格的健全以及生活中的沟通与交流,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得不发生转变,教师也需要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出来,发现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不能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要积极地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能够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教学信息,在进行整理与组织之后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总结自己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内容,包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存在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问,或者是这篇课文不同于以往课文中的描写方式。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或自我表述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夠的等待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说出自己对于不同问题的见解。另外,本节课的阅读实际与学生的生活之间也是具有相关点的,教师可以将课文与学生生活进行联系,在激起学生阅读动机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阅读的内容来进行生活事件的描述。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承担着学生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同时更好地参与在学生的阅读过程当中,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好的动力源,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语文学习课上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作一种自我享受、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性的引领下进行后续的学习。
就目前常用的教学手段来说,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教材中的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语言文字,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字的了解不再仅限于书面上,而是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是比较活泼好动的,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特点来创设表演的场景,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然后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内容的安排。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表演的乐趣。
三、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
当前的《语文课程标准》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按照自己是课堂主体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同时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来使其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与启发,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在语文学习中探索知识、感悟知识。
例如,在学习《猫》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老舍先生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与生动性,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得到语感的培养。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涉及的学习重点与要点公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上通过朗读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文章中哪里可以看出猫的可爱?文章是怎样表达作者的爱猫之情的?”在学生能够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具体明确的表达方式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如何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来进行具体的描写。
总之,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在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应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使得课堂教学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燕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生成的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8(18):39-41.
[2]张玲.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