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视角看待非遗“活”起来
2020-04-20梁哲杨嫣然陈玉琪贾欣悦
梁哲 杨嫣然 陈玉琪 贾欣悦
摘 要:随着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于近几年成为热潮,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受这一文化浪潮冲击与影响,而现有的许多传承与保护方式无法真正的做到非遗保护全覆盖、公民意识全覆盖、创新方法全覆盖等,基于项目的研究以及平台的创立,本文将以大学生项目负责人第一人称视角探讨非遗“活”起来中的新形势与新要素。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视角;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年人成长获取全面文化知识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从大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如何让非遗“活”起来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一、非遗现状应以真实而论
通过走访河南省基层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地调研多个乡村非遗传承技艺作坊可以发现:“作坊条件艰苦、传承人年龄大、传承人基数少”是所考察的非遗项目传承中最普遍的现象,皮老虎、柳编等许多技艺濒临失传,雕塑、泥玩等技艺同样很难吸引新一代传承人,老一辈传承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年轻人们都不乐学了,传承不传承也没办法。”
由于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浪潮推动,许多公民与大学生错误认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进程实施与进展良好且完善,但在实际情况中,一部分非遗项目确实已被正确扶持、良好传承,在技艺与艺术的魅力下,许多年轻人加入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但也存在一大部分真正意义上处于偏远贫困山村或农村中亟待传承与保护的技艺正在濒临失传,论非遗现状应更多关注于濒临度而非繁荣度,每一项非遗艺术与技艺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应注重其濒临度从而衡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濒临度衡量关注度,让未受关注的这部分非遗项目受到扶持,才能使我国的非遗在其传承与保护中“活”起来。
目前,我国一些地市和乡村的影响力、繁荣度不足,对于文化的关注度不足,导致真正稀缺的非遗技艺、非遗艺术处于尴尬状态,而这样的瓶颈期正需要严肃对待与解决。同样,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的许多古典技艺,也同样应受到关注,保护其所含有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地市与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对于现状的分析与判断应以真实而论,做到非遗的共同传承与保护才是真正的做到了非遗“活”起来、历史与文化再次扎根于新时代。
二、以新视角定义非遗的“活”
非遗“活”起来这一专有名词很早就出现在传承与保护领域中,普遍认知的“活”是以非遗技艺的传承、非遗艺术的流传等来定义的,而在当下科技与信息多方冲击下的时代,这样的传承是否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需要更进一步的调研与探索,以现下存在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真实情况而论。以大学生项目负责人视角、信息技术化新视角,非遗的“活”不仅可以发生在传承之间,更应“活”在思想冲击与文化碰撞、“活”在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意识之间。
从意识角度来看,根据项目调研及现有情况,多数大学生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零参与度,部分大学生对于非遗“活”起来这一观点持模糊态度。项目实践以大学生群体为传承对象,参与多个非遗技艺作坊、非遗表演舞台等,作为非遗宣讲领学团,感悟非遗文化与非遗传承。实践所涉及到的大学生群体较为片面,但能够凸显目前新一代年轻人对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了解度与认可度,而造成新思想群体对于非遗了解度、认可度较低的主要情况即为:固化定义下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模式较难进入新思想群体的生活与理念,固有文化与新血液、新理念的冲击造成了新时代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困难点,以新理念定义新时代下的非遺传承与保护,也同样成为前提与重点。
从模式角度来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走”出去才能“活”起来,这也正与我国的对外政策“走出去,引进来”所切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走出固有传承圈、走出固化传承模式、走出固化形态、走进新发展方向、走进新时代公民生活,才能真正的被全面保护、全方位“活”起来,而这些措施的推进对于非遗自身的创新发展来说较为困难。固有的作坊如何打造至符合现代化新形势、固化的传承模式如何更新从而走进人们的生活,是对发展模式的新考验与新要求,而这在于多方政策、多方理念、多方机制的共同作用与共同推进,即应以新视角定义并推进非遗的“活”,例如将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平台技术、科技创新技术等注入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结合现代化新发展理念与政策,创新传承与保护模式,打造现代化定义角度的非遗“活”起来。
三、以新视角推进非遗的“活”
在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进程中,传承人的培养是一大重点,但仍存在技艺制作拘泥于一坊一地、传承人受众不广泛、传承方式过于单一等种种问题,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非遗传承与保护,应以新视角观察并推进,利用当下的教育、科技、信息技术、实践新资源,注入新要素,推进非遗的“活”。
(一)以教育新资源为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将培养点着力点放在新一代青年人,结合思政教育、艺术教育、文创教育、公益教育、实践教育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新时代课堂,在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历史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激发对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兴趣与热情,以教育资源作为载体,将新一代学子这一中坚力量注入非遗传承与保护中来。
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被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新一代学子的教育重点,着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为分析点,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资源性意义,建设非遗+思政新课堂,能够显著提升新一代学子的文化素养,是非遗走进校园,走进新一代生活的一大途径,同时利用新时代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打造至全面化。同时能够结合实践教育模式,扩展知识面与能力面,更大的发挥教育资源与非遗传承与保护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二)以科技信息技术新资源为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新时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对于固有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模式,愈发凸显其落后性与局限性,以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作为新载体,更能够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
以非遗“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平台为例,即利用了网络平台技术,构建网络信息体系,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为载体,探索非遗传承保护的新思路与新形势:
① 构建网络平台信息体系,将非遗项目资料进行传送刊登,完善现有非遗网络信息体系,将非遗信息传送至现代公民的网络生活中;
② 搭建传承与保护关系联络网,着重加强非遗技艺传承人与当代大学生间的实践教育、传承保护的结合作用,发挥信息化平台的最大效用;
③ 打造非遗+教育板块,以大学生视角,研究创办非遗+实践教育、非遗+思政教育板块,并综合平台的信息化体系,将非遗传承与保护、教育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相融合,增强非遗在新一代年轻人思想意识中的重要性;
④ 创新传承模式,扩建非遗传承圈,增加网上教学版块与联络板块,扩大覆盖面与传承面,并创新技艺、模式等,融合现代化元素,增强公民关注度与参与度,利用创新点推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四、结语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应始终处于探索的阶段,无论基于教育的扶持还是科技的辅助,最终贡献力量的都应是新一代青年人,非遗“活”起来这应切实作为的文化、历史保护的首要目标,作为精神文明传承的首要目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时代理念与精神,让非遗的“活”真正的扎根于新时代。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天津 3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