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背景下齐鲁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研究

2020-04-20贾素宁

山东青年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时代传承

贾素宁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冲击与挑战,各级各类高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传承意识淡漠。山东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历史积淀。因此,结合网络时代背景探究齐鲁高校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与历史优势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理念落到实处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时代;齐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与挑战。2014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推动大、中、小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出了新的部署,这对我国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同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两个文件的相继颁布充分反映出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山东省已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引领基础教育向“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回归。但是从山东省地方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来看,仍存在着认识不足、举措不力、效果不显等问题。山东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的齐鲁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滋养着一代代儿女砥砺前行。时至今日,齐鲁文化依然占据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因此,齐鲁高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历史积淀,理应在改革和推进文化育人工作上理应先行一步。

一、精选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作用

一直以来,对高校教师来讲,思政课是一门非常难上的课程:教师讲的累,学生听的烦,教学效果自然差强人意。甚至有学生开始对这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并且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异、因势而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思政课上创新方式方法,精选课程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在真实的案例、生动的故事和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时代魅力,从而起到从“教”到“化”的效果。

二、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齐鲁高校应注重结合地域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具体教学工作之中,精心设置课程体系。通过公选课、必修课、慕课等形式开设《孔子与论语》、《四书与修身智慧》、《古诗词鉴赏》、《艺术中国》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并设置相应学分,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多方面感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在学校课程中专门设置了“传统文化科组”特色必修课程模块,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四个学分;山东建筑大学开设了《中国建筑史》课程,山东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中医名著导读》课程,这些体现了地域优势、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可以积极开展经典美文朗诵比赛、书画比赛等多样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据了解,山东师范大学不仅开设了多样的传统文化课程,还举办了稷下学堂、优秀齐鲁文化美文诵读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重拾经典、诵读经典,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举办了中华诗词大会、书画比赛竞技活动,引导高职学生深刻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除此之外,省内各高校还应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优秀的文化类社团,例如古琴协会、茶艺社、古诗词研究会等,使翰墨书香充盈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从而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

首先,高校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高质量的线上传统文化课程平台(例如临沂大学建成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笔墨时空——解读中国书法文化基因》),并面向学生和社会公众开放,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其次,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建设网站、建立公众号等方式,利用论坛、手机报、微信、微博、抖音等多样的宣传方式,增强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互动性、新颖性,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扭转“西化”倾向,扩大齐鲁文化的受众面,使齐鲁文化真实落地,而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空理论。

五、积极建設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展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建设3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探索构建具有山东高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齐鲁高校应积极落实文件精神,申报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结合地域特点和学科优势,建设独具特色的传承基地。例如,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成立的培真书院文化研究院,以“古琴”为切入点,建设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遗教育传承特色学院,其“古琴传统制作技艺”项目于2019年被遴选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六、对接地方文化产业,以学术研究助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齐鲁地区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特色,努力开展地方传统文化建设研究。例如曲阜师范大学积极利用地域文化优势,聚焦师德师风建设,建成了山东省首家“师德涵养”基地,并与地方文化产业合作,举办了传统文化“两创”成果展示周活动。基地的建成、成果的展演,不仅大大提升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文化育人成效,也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他高校也积极对本地区的文化特点展开深入研究,找准契机,与地区的文化产业深入合作,努力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多元化办学特色,打造区域文化建设品牌。

综上所述,山东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源地,应抓住优势、转变思路,改革方法,结合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各地域文化优势,积极探索加强地方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路径,才能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践行能力,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鲁教体字[2018]15号,《关于展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建设目标(2018-6-6)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网络时代背景下齐鲁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研究”,课题编号:QN201906192.;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重点科研课题“多元文化价值境遇下高校德育创新模式研究”。

(作者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500)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时代传承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