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易误诊分析
2020-04-20王博谢学军
王博,谢学军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脉络膜血管瘤分为弥漫性和孤立性两种,属于先天性血管畸形所形成的错构瘤。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更为常见,病变主要占据脉络膜大中血管层,多见于青年人,单眼发病。[1]临床上常因瘤体发展缓慢、瘤体位置远离黄斑部、视功能无明显受损而漏诊,以及其临床表现与其他脉络膜肿瘤相似而出现误诊。现将近期诊断的1 例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报道如下。
1 病例
患者张某,男,48 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 年余”就诊,3 月前于外院就诊,考虑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建议其转诊治疗。患者于我院就诊时专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右眼1.0,左眼0.5,双眼前节未见异常,晶体透明,玻璃体液化混浊,右眼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视盘上方可见一处橘红色隆起病灶,可见色素增生,周围视网膜水肿(图1)。我院OCT:视盘上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高度膨隆,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图2)。眼部B 超:左眼网膜前可见半圆形等强度均匀回声,后运动欠佳(图3)。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左眼FFA:视盘上方见一片高低荧光相间的病灶区,病灶的周围较多的透见荧光、荧光渗漏以及荧光着染改变,造影过程中病灶区未见“双循环征”荧光改变。左眼ICGA:视网膜上方在造影早期见一脉络膜血管样强荧光改变,病灶的下方见一片色素所致的遮蔽荧光改变,造影后期病灶内的强荧光消失(图4、5)。诊断为左眼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2 讨论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在常规眼底检查易与脉络膜黑色素瘤混淆。因为部分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表面存在色素沉着,而脉络膜黑色素瘤一般富含色素(少数肿瘤不含色素),且脉络膜黑色素瘤为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占位性眼内恶性肿瘤[2],故在常规眼底检查中不能单纯依靠富含色素的眼底占位性病变而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在确诊脉络膜血管瘤的过程中,同步FFA 联合ICGA 检查有助于诊断,尤其是ICGA 早期可清晰显示瘤体范围的强荧光灶以及后期染料自瘤体内快速清除的两个特征性荧光表现。[3]超声检查有助于两者鉴别,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玻璃体内呈扁平或半圆形实性隆起,为均匀的中强回声,而脉络膜黑色素瘤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蘑菇形肿块、脉络膜凹及挖空征等特征。因此在临床中,我们需综合采集各种检查资料才能提高临床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以便指导临床治疗。
图1 左眼视盘上方可见一处橘红色隆起病灶,可见色素增生,周围视网膜水肿; 图2 我院OCT:视盘上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高度膨隆,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图3 眼部B 超:左眼网膜前可见半圆形等强度均匀回声,后运动欠佳。图4、5 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左眼FFA:视盘上方见一片高低荧光相间的病灶区,病灶的周围较多的透见荧光、荧光渗漏以及荧光着染改变,造影过程中病灶区未见“双循环征”荧光改变。左眼ICGA:视网膜上方在造影早期见一脉络膜血管样强荧光改变,病灶的下方见一片色素所致的遮蔽荧光改变,造影后期病灶内的强荧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