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4-19童彪
童彪
[摘 要]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對于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证科技兴农战略实施的载体。建设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种田科技含量,使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本文从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乡镇;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4--3
1 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推广方法与理念不适应发展需求
一直以来,基层乡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将普及技术作为推广工作重点,加强技术示范,并进行行政干预,同时组织相关培训,但是规范性严重不足。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采取的推广模式是为了提升农民素质,以加速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与应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是参与式推广,加强示范、交流、研讨,对农民进行有效引导与帮助。但现如今,这种推广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农业发展需求。对推广人员而言,主要负责走访与培训农民,对于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给予相应的帮助,虽然成效较为显著,但是难以满足推广工作需要。
1.2 职能职责权限不明,推广成效不佳
根据国家规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应作为基层公益事业单位。但是在很多地区,农技站、林业站、水产站及农机站均未严格履行为农服务的职能,很多农业科技与成果都无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推广与应用。第一,将乡镇农业“五站”合并为“农业服务中心”,导致乡镇政府管理处于政事不分、职能不明确的状态,乡镇领导可以随时抽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协作,无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第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地位不高,薪资待遇较低,迫于生存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服务。许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开展本职工作仅能获得一点补助,并从事一些其他经营活动,如农资经营,也就没有多少时间进入农村为农民提供服务,大多数人从事经营服务,而少数人进行技术服务。这便导致上级部门与基层农技站、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致使新的农业技术只能推广到县区级,无法传授给基层农民。
1.3 体制不顺,管理无序
乡镇政府一直掌握着乡镇农业“五站”的管辖权,导致农技各站管理体制长期处于不顺的状态,存在多种管理模式。因为管理体制不顺的原因,造成条块分割,人与事相互分离,主管当局管不了,而乡镇政府又不愿出门管理,乡镇农业“五站”存在管理空挡,甚至处于无人管的境地。随着农业服务中心的成立,乡镇资产与债务混乱不清,又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不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的业务内容存在区别,各自只负责本职工作,处于人合心不合的状态。几年运作下来,农业服务中心已经面临困境,如经费短缺、工作开展难、技术干部留不住等。另外,相关部门只加强对乡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但并未投入经费。正是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导致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存在调配难的问题,部分乡镇人员冗余但编制不足,部分乡镇编制多但却调不进技术干部,多余的编制用于安排政府部门人员,人员编制数量增加、身份复杂,但业务素质却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了技术服务功能的发挥[1]。
1.4 知识老化,整体业务素质下降
很多乡镇“五站”的技术人员有将近1/3年龄不足40岁,尽管他们年纪尚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但是实践经验缺乏,尤其是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以后,必须加强理论培训与实践总结,促进其服务水平与业务技能提升。而目前农技干部很少进入田间地头,所能获得的培训与学习机会也很少,导致其知识结构得不到技术更新。调查显示,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中专学历的占绝大多数,本科以上人员比例不足1%。如果从工作性质角度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比例约为15%,管理者约占22%,而果树园艺、蔬菜、能源及种养殖等专业技术人员极其匮乏,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1.5 经费严重短缺
一方面,人员薪酬待遇低。农业技术推广职务属于事业编制,但薪酬待遇问题突出,特别是国家针对公务人员制定“阳光工资”后,其绩效工资受到影响,不利于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乡镇矛盾激化,只能象征性地为事业人员发放补助,进一步拉大行政与事业的差距。另一方面,事业经费缺乏保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五站”都未安排事业费,尽管县区级财政会安排部分经费,但是经费到了乡镇财政一级就变成行政工作经费。
2 加强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2.1 改进推广方法,加强推广理念创新
为了有效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应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并以此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农民法人意识不断增强,政府职能也逐渐发生转变,仅靠行政干预已经难以取得显著成效。这就需要加强工作方法探索,确保农民心甘情愿地接受并采纳农业新技术,在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2]。
2.2 加强职能界定,创新服务机制
合理设置机构,并对其公益性职能予以明确,对各级推广机构编制进行重新核定,做好机构精简工作,优化人员队伍建设。同时,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得以有效运行,进而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开展。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站而言,其公益性职能应包括参与制定和实施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引进、试验与示范新技术与新成果,对下级农技人员与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农情监测、预报与处理,接受与委托植物检疫,检验种子、肥料与农药,为农民技术组织提供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农产品供销信息及相关服务[3]。
农机站应具有如下公益性职能:农机管理、作业监督、农业机械化推广、农机作业协调等。林业站应具有的公益性职能有组织引进、试验、示范林业新技术与新品种,提供林业技术咨询,负责下级农技人员与农民培训,参与制定政府林业技术推广计划。水产站具有的公益性职能有组织引进、试验、示范水产新技术与新成果,参与制定政府水产业发展技术推广计划,参与制定并实施水保工程项目,服务水产养殖企业[4]。
2.3 加快推进运行机制创新,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
第一,根据业务种类与项目确定支出,结合考核结果确定报酬。对于公益社会事务,政府应实行公开招标,允许经营性服务主体负责实施,可结合合同契约形式确保责权利予以明确,根据实施状况确定相应的经济报酬。
第二,根据办事质量实施奖惩。认真把握“定资质、定目标、定经费、定奖惩”的工作原则,实行公开招聘,采取分项发包,保证奖惩机制得以严格落实。政府部门应确定农业技术推广责任目标,并针对有资质认证的农技人员实行招标发包制度,确定推广费的标准,据此计算全区公益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总数。加强量化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在考核得分与服务费之间建立关联,结合考核情况,凡是出色完成农业技术推广任务目标的人员,不仅发放项目经费,而且对其进行奖励。而对于那些工作懈怠、玩忽职守的人员,立即停止划拨项目经费,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政府部门应出面组织实施。而对于零散事务所需聘请的人员,均按照工作量的多少计算薪酬。至于短期性任务,应实行一事一议,并在财政预算过程中安排专项经费,如果工作时间很长,应签订合同并加强合同管理。
2.4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推广水平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与要求,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建立信息传播系统、完善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农产品检测系统,为重大农业推广项目与科研项目提供经费保障。将经费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强办公用房与科技示范场建设,购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及设施,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硬件支撑[5]。对于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应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使项目覆盖面得以扩大,延长项目实施周期,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得以有效发挥。
严格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实行双重领导,采取条块结合的办法,将农技服务机构的人、财、物划归区局统一管理,形成区局管理与乡镇管理的双重管格局,杜绝农技干部在编不在岗、推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出现,让农技干部能从繁重的乡镇工作中得以解脱,进而投身于科技推广工作。此外,成立科技人员激励创新机制,能者居上,要让农技人员看到希望,从而提高其积极性。
2.5 加强农业科技再教育培训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服务“三农”,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培训,使其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素质水平相应得到提升,更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农、科、教相互结合,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依托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发展,进而使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振兴。加快推进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化建设,定期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学习培训,把继续教育工作和农业科研院所建立相互联系,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并加強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6]。此外,安排农技人员参与农业产业化知识学习与培训,培养一批批符合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3 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仅有利于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而且能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构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可以采用的措施有改进推广方法,加强推广理念创新;加强职能界定,创新服务机制;加快推进运行机制创新,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推广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再教育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刘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8(36):8.
[2]郝文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7(4):149.
[3]刘艳,曾林,乌春芹,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17(8):44-49.
[4]杜传兰,吴华圃,李秉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建议[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8(4):47-48.
[5]董慧.科学构建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J].中国农业信息,2016(19):16.
[6]卢茂凯.新形势下创新基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技,20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