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0-04-17方明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特殊性

方明

摘   要:校本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是班主任队伍发展的内在诉求。班主任的校本化是由班主任所处环境的特殊性、选择任用的特殊性、岗位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班主任校本化主要有班主任选择的校本化、班主任研修的校本化、班主任发展的校本化、班主任认同的校本化以及班主任管理的校本化。班主任校本化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班主任队伍;特殊性;校本化建设;可持續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06-0036-03

班主任是学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力量。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班主任可以说是“一岗双责”,他们既是学校基层的管理者,又是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的队伍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其主要的路径就是校本化培训、研究、实践。通过对班主任的校本化培训、研究和实践,促进班主任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是班主任队伍发展的内在诉求。

一、班主任校本化的特殊性

班主任校本化是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促进班主任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立足班主任全面发展、增进班主任动力的不二路径,是致力于班主任队伍长效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对班主任的校本化研训要不断建构、不断优化。班主任校本化有着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班主任所处环境的特殊性

班主任的工作是零碎的、繁重的。有人说,班主任就像一块“抹布”,哪里有“问题”,班主任就要奔向哪里。班主任所处的环境是特殊的,优化班主任的工作环境,包括外在的硬件环境和内在的心理环境,这些成为班主任研训的重要内容。过去,班主任的工作环境往往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其教书育人体现在班主任行为本身的示范性。现代班主任工作环境,已将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如此,营建班级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精神环境,能丰富班主任的认知,滋养班主任的情感,培育班主任的行为。

(二)班主任选择任用的特殊性

班主任的选择任用是班主任校本化研训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实践中,学校任用“德才兼备”的教师为班主任,这样,才能促进班主任队伍的高品质、高品位的发展。一般而言,班主任的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精、整体素质强。对于课任教师来说,其专业素养主要体现为学科的本体性素养;而对于班主任来说,其专业素养不仅体现为学科素养,更体现为其教育科学与艺术素养、管理科学与艺术素养。因此,班主任的选择任用不仅要从班主任的才学出发,更要从班主任的责任感、使命感出发。要选择、任用那些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充满关爱、期待的班主任。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不仅要用言教、更要用身教感化与熏陶。

(三)班主任岗位本身的特殊性

班主任的岗位不完全等同于学科教师岗位,其不仅需要“教学”,更需要“育人”。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与“做事”。班主任的多重角色定位、多维的工作职责、多元的工作对象,决定了班主任岗位的综合性、专业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班级的“设计师”“工程师”“美容师”,更要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咨询者、疏导者。班主任岗位,不仅要求班主任不断地学习,凸显其专业技术,更要求班主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伦理实践文化。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的“教学能手”,更应是一个热爱学生、心无旁骛、忠于职守、德业双馨的“人师”。班主任只有超越“知识本位”,进入“伦理立场”以及“生命立场”中来,其岗位的特殊性、价值性才能得以彰显、弘扬。

二、班主任校本化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校本化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个是个体职业发展的专业层面,另一个是个体精神提升的生命发展层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职业的发展在于求真,而生命的发展在于超越、创新。班主任校本化研训的内容是丰富的,主要包括班主任选择的校本化、班主任研修的校本化、班主任发展的校本化、班主任认同的校本化、班主任管理的校本化。

(一)班主任选择的校本化

一般来说,选择班主任要根据每一个学校的具体学情。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通常情况下,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思维活跃,他们容易接受新的思想,但却是缺少经验;而中年教师,有着丰富的育人经验,但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不强,因而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新老交替、传帮接带。班主任的选择,要兼顾班主任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特长爱好等。让班主任队伍既有发展的共性又有其个性,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选择好班主任,才能让班级管理呈现出同频共振、上下一心的良好格局。

(二)班主任研修的校本化

班主任校本研修是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的重要举措。在班主任校本研修中,坚持“规范动作”与“自选动作”并举的原则,即对班主任提出统一性的要求,又发掘班主任的创造性潜质。比如“综合+菜单”式的校本研究,就是由专家提供“培训菜单”,让班主任“自选内容”;比如“自定义研讨+专题讲座”这样的研究方式,就是让班主任将实践中反思、提炼出的问题归结起来,进行沙龙式的研讨,针对问题,邀请专家作一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讲座;比如举行班会课、晨会课的同课异构,彰显班主任的优势项目,让班主任接受答辩、点评;比如让班主任进行“自助培训”,包括个人读书、撰写反思札记、异校伙伴互助等。丰富的校本研修内容和灵动的校本研修形式,让班主任的校本研修实实在在地“落地生根”。

(三)班主任发展的校本化

当下班主任队伍的发展,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的职业倦怠现象。在班级教育和管理实践中,很少有班主任将班级教育和管理作为专业发展的方向,通常都是将自己的学科教学作为专业发展方向,这就导致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式微。许多班主任,用一种“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帮一帮”的方式对待班级教育和管理,这样,自然束缚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为了促进班主任的发展,学校管理者就要为班主任“搭台子、压担子、铺路子”,形成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外在驱动。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尊重班主任、关心班主任、解放班主任,让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成为班主任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成为班主任生命实践活动的感性显现。

(四)班主任认同的校本化

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不仅依靠外在的驅动,更要促进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角色认同、专业认同。为此,班主任工作不能陷于日常琐碎的事务之中,而应追求卓越,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一项富有挑战性、启发性、研究性的内容,对班主任工作展开草根化的校本科研。如此,班主任工作就能熠熠光辉。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构建班级发展的愿景,引领学生超越,形成班级良好的制度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形成了专业认同时,班主任就会自觉地提升自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养。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札记、做课题、开辟班主任论坛等方式,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对于班主任来说,不仅要让他们的工作面向“现实生活”,更要让他们的工作指向“可能生活”。

(五)班主任管理的校本化

班主任管理应当贯穿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始终。过去,对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往往采用的是“科层式管理”(韦伯)的方式,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垂直式管理,即“校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年级组长”等,这样的一种管理方式有着“规约”的倾向。真正的班主任管理应当能释放班主任的创造性潜能。校本化班主任管理提倡一种“扁平式管理”,比如可以创建“班主任导师团”“班主任工作智囊团”“班主任工作坊”等。在扁平式管理中,每一个成员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之间可以展开自由的对话、交往。这样的班主任管理,淡化了“行政味”,凸显了“学术味”,能让专家与班主任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班主任不再感到压抑,而是能充分展示自我、表达自我,主体性得到最佳的凸显和弘扬。

班主任校本化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通过班主任校本化,能让班主任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生命成长的愉悦。班主任校本化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就能走出一条具有校本特色、个性的班主任队伍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龚志文.如何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97~198.

[2]钱正健.创建亲情式的初中和谐班级[J].教书育人,2017(19):76.

[3]李振峰,王在勇,王   瑜.也谈班主任的专业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6(14):3~6.

[4]黄晓玲.中小学班主任培训需求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6,10.26.

[5]吴江芸,宗华.创和谐氛围建幸福班级——浅谈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达成[J].名师在线,2018(26):95~96.

猜你喜欢

特殊性
幼儿园德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例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去学科化”
井下作业基础预算的可行性及特殊性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音乐特殊性再认识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抛体类问题解题方略大放送
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动力不足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