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的权威

2020-04-17苏小兵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权威惩戒规则

苏小兵

2019年12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师可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况,对学生进行点名批评,限制外出集体活动,不超过一周的停学、停课等。《规则》的发布,总算让长久以来教师们“看不惯”“忍不了”与“不敢管、不能管”的矛盾心理有了一定的緩解和遵循。

《规则》发布的时代契机,从深层次上来讲是教师权威的长期缺失。那么,什么是教师权威?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和个人因素而产生的能够被学生自觉接受的、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行为的一种支配力量。

长期以来,教师权威一直受到质疑和误解,教师“权威”一词也一直被谨慎使用。有人认为权威必然带有强制性和惩罚性,是抑制、阻抗学生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消极因素,与当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大背景不相符。教师权威的消解导致教育改革过于理想化,教师的作用越来越浮躁和虚化。

教师权威对学生身心和学业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教师权威是教学秩序的必要保障。在班集体中,学生需要以一种秩序的、和平的、公正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生活,教师权威是保障这一秩序的必要手段。其次,教师权威能满足对教学效率的追求。要保证教学活动高效运行,必须建构一种控制性的组织形式,以保障教学活动的序列化和系统性,而教师权威就是这种组织系统的保障。再次,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都会自然地模仿教师,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尊师敬师、悦纳教导的倾向。这是学生这个角色必然具备的普遍特点,这种向师性为教师的权威存在提供了条件。最后,教师具有成熟优势。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不论在知识存量、文化修养还是人生经验等方面相对于学生来说都处于“上位”,拥有未成年人无法企及的素质优势,这是教师权威存在的基础。综上所述,教师权威是一种稳定的教学资源和管理资源,必须在社会和学校、师生与家长等各个方面予以明确确认和充分保证。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的正式发布,给广大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坚信教师不会因为有了“尚方宝剑”而知法犯法、滥用职权;我们更坚信,有了《规则》给教师“托底”“保驾”,教师一定会更加珍惜师道尊严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形象,一定会用好、管好教师权威这把“双刃剑”,为传道受业、立德树人的光辉事业贡献出自己满满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辛集市艺术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权威惩戒规则
忘却歌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