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操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导航

2020-04-17王秀银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王秀银

摘  要:有效的、可视化的数学操作不仅仅是让学生“动手做”,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催生学生的数学想象。经验操作、思维操作和想象操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启航、领航、续航。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的数学操作护航,将学生的操作与思考、观察、表达等结合起来,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操作;学习导航

动手操作是增进学生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技能的重要载体、媒介,是有效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金桥。有效的、可视化的数学操作不仅是让学生“动手做”,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催生学生的数学想象。动手操作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手脑的协同,表征了学生数学学习经验、表象、表征、直观、迁移、再造等深度融合。

一、经验操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启航

经验是学生数学操作的根基,经验性的操作,能开辟通道,为学生数学学习启航。在数学教学中,操作不能远离学生的经验,而应当与学生的经验相契合。只有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操作才是有效的,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激情。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操作是智慧的发端”。只有联通学生的经验进行操作,才能深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理解。比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师就可以基于有形的“测量”“剪拼”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经验性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有学生建议按照三角形的分类,分别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进行测量。通过量角器的测量、计算,学生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始终在180°左右。有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折起来,形成了一个平角加以证明;还有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合在一起,也拼成了一个平角,等等。经验性操作,让学生认可了“不同的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的规律。在经验性操作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动手,而且可以让学生动眼、动耳。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身体感官,就能充分释放学生内在的操作力。只要联通学生的经验,操作就能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能。

经验性操作是一种最为基本的操作,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启航。经验性操作,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从而唤醒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的经验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当然,这里所指的经验,不仅包括知识经验,还包括技能经验、思想方法经验等。链接学生经验的操作,能让学生的操作潜能绽放、释放。

二、思维操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领航

对于“操作”,笔者认为,教师不能将其做机械的、形而下的理解,将“操作”降格为简单地“动手做”,甚至狭隘地理解为“劳作”。实际上,数学意义上的“操作”,一刻也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只有手脑协同的做思共生的操作,才是本真意义上的操作。事实上,学生的动手操作绝不可能也绝不仅仅是用手做,还应该包括用脑思。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思维性操作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领航。

比如教学“十几减九”(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笔者给学生提供了齐性的学具——小棒,让学生探索“13减9”的计算方法。不同的学生,其思维路向、思维特点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先拿掉一捆小棒以外的3根,再从一捆小棒里拿掉6根,得到还剩下的4根;有学生先从一捆里拿掉9根,再将剩下的1根与3根合并起来,得到了4根;还有的学生一开始就将一捆小棒拆开来,变成了松散的13根,然后用数数的方法一根一根地拿,最后拿掉了9根,得到了剩下的4根,等等。不同的学生,其外显的操作形式是不同的,反映了学生的内隐思维也是不同的。除了一根一根地数之外,其余的两种方法都表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具有重要的方法性价值。根据第一种操作方法,笔者引导学生建构了“平十法”的算法模型;根据第二种操作方法,笔者引导学生建构了“破十法”的算法模型。正是通过思维性操作,让十几减九的算法探究水到渠成。

操作无思维则盲,思维无操作则空。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外在表现形态,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心理运行方式。操作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外援帮助,思维为操作提供了内源支撑。思维性操作,不仅释放了学生的操作潜质,更释放了学生的思维潜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思维性操作,才能让学生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

三、想象操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续航

感知操作、经验操作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常常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向导。而思维操作则是对数学材料的深度加工,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领航。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之中,还有一类特别的操作,这就是想象操作。想象操作不同于感知操作、经验操作、思维操作等的现实操作,想象操作是一种可能的操作,因而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续航。

爱因斯坦这样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推动着科学进步”。比如教学“正方体的展开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笔者发现,许多教师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但没有将操作和想象结合起来,导致这样的操作沦落为学生的机械操作、盲目操作,从而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想象与操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想象。通过对许多正方体不同展开方式的展开图的比较,学生发现,相对的面如果在同一行或者同一排,中间就只隔一个面;而相对的面如果不在同一行或者同一列,中间隔着一些面。有了这样的发现,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操作。通过出示一些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让学生看着展开图直接想象并说出哪些面是相对的,哪些面不是相对的,哪些面是相邻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正方体的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通过这样的正反两方面的操作,能深化学生的操作感受、体验。在想象操作中,有学生还对正方体的展开图进行了归类,比如“141型”的(即两边分别是一个正方形,中间有四个连着的正方形),比如“231型”的、“222型”的、“33型”的,等等。

当操作遇上想象,当想象与操作共舞、齊飞时,就能延展、扩充学生的认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想象操作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续航。

作为教师,要主动介入,为学生的感知操作、经验操作、思维操作和想象操作护航。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操作的多样化、多功能性的效能,将学生的操作与思考、观察、表达等结合起来,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