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解析

2020-04-17胡浩马林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等差数列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胡浩 马林

[摘  要] 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刚性要求,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教学行动指南,对近期的一节市级示范课“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进行了课前思考、教学设计、示范教学和课后反思,进而对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的实践进行解析,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关键词] 数学概念;等差数列;教学设计;解析

问题的起因

概念是科学的细胞,数学概念是数学的桩基.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数量关系、结构关系和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与观念的主要载体.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建构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重中之重.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近期开设了一节市级示范课“等差数列”(第一课时)[1],其目的就是通过“简单课”“常态课”的教学,自我研修,倒逼自己深入钻研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行动与策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现把这节课的前前后后整理出来,抒发真实感受,以作为引玉之砖.

课前思考——如何设计?

观念,是高位的教学目标.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走向卓越的必然要求.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除研究课标、研究教材和研究学情之外,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笔者着重思考了三个问题.

1. 教科书上的引入情境,是否合理科学?

教科书是这样引入等差数列的:从四个实例(数数、奥运会轻量级体重、水库每天的水位、单利的本息和)中抽象出四个数列,然后采用“填空”的方式得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这样引入,好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数学概念是在解决数学内部或外部的需要中产生的;不妥之处也很明显,由实例得出的四个数列指向性太强,束缚了学生对数列全面认识的思维. 实际上是给学生下了一个套,教师牵引着学生往套里钻,然后再“扎紧口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张扬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与品质.

基于此,笔者重新设计等差数列的引入环节,创设学生知识“最近发展区”内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迅速打开思维的闸门,即时投入到概念学习中. 通过从一些数列中识别出特殊数列,确定数学研究对象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感知等差数列的特征.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发现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直观的素养.

精心挑选一些数列,有递增、递减、常数列,有摆动数列、变号数列,不过于复杂,不过于发散.让学生自主“识别”并命名等差数列,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同时对数学概念进行命名也是对学生进行一种数学文化的熏陶.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要不要证明?

抽象和推理是数学的显著特征,通过“抽象”把外部世界引入数学,通过“推理”促进数学本身的发展. 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应当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猜想是科学发现的源泉,猜想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以数学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归纳猜想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否正确,还需要严格的推理证明. 藉此,让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严谨求真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数学直观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

3. 等差中项的概念,究竟何时呈现恰适?

“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四大基本理念之一. “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和多样化选择;突出数学主线,凸显数学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2]毋容置疑,落实新课标理念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責任. 学习活动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为了突出“等差数列概念”的本原性与核心地位,把“等差中项”以问题(例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解决,并顺势提出问题:如何表示出成等差数列的三项?通过问题解决,形成概念间的内部逻辑关系,提高学生对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层次与应用水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与深刻性.

课堂教学效果综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内容的特点,采用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导,结合小组讨论等策略进行教学. 用数学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了起来,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数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正是数学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互动和传统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PPT演示和展台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物理时间,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通过有计划的板书和演练,助力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方法的掌握.

课后议课的评价:本节课从六个数列入手,通过寻找特殊数列、尝试命名、探究通项等活动,不仅较好地复习了旧知,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新知自然形成.培养了学生数学直观、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锻炼了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的研究能力,感悟了科学研究的方式与方法.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彰显出教者深厚的教学功底,透析出教者对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深入思考.

自己的课后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感觉教学设计与教学生成之间还存在一点差距,个别环节不是很顺畅,需要教师的牵引,表明对学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生成的学习资源较少,因而,教会学生根据学习的感受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是急需培养的能力之一.

[?]实践解析——数学概念教学之主张

数学概念课教学,需遵循“以问题结构推进教学”的原理,契合其产生发展的脉络. 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人性的发展,绝不能把数学概念“强推或硬塞”给学生,而是要顺应数学内部或外部力量的推动,自然式必然性发生.

1. 概念教学情境要揭示数学对象的本质

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善的教育内容,尽可能使学生之‘思导向事物的本质而不误入歧路.” 数学概念总是产生、发展和形成于一定的现实的或科学的或数学的情境之中,因而,概念教学必须要从具体情境出发,概括出数学对象的一般特征,把基于“思考”的扩张式抽象与基于“应用”的结构式抽象相结合,透析出数学概念的本质.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首先要明确,情境与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关联性,情境与新知识之间能否建立有效联系. 无论创设怎样的情境,其首要功能是必须抽象或提取出数学问题,并为教学内容提供服务[3].

等差数列概念的本质是什么?不是用“青蛙的腿数”“哈雷彗星出现的年份”“智力闯关的关数”等童谣和科普知识得出数列的过程,而是通过对具体数列的观察与分析、比较与归纳得出的数列项之间的内在的数量关系和结构本质,透视出等差数列是一类刻画具有“匀速变化”递推规律的数学模型.

为此,我们大声呼吁:创设教学情境要有助于数学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概念教学情境要能揭示数学对象的本质;勿让“无为”“无味”的情境拖累了数学概念教学!

2. 概念教学的设计要具有结构化与开放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学科结构课程专家布鲁纳指出:越有结构的知识,越接近学科本质;结构化的知识有助于记忆,有助于迁移. 我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林崇德也指出: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习策略,讲究学习效率和方法,追求创造性活动的动机. 品味之,我们的解读是: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的进行,这正是开放性教学模式所體现出来的优势.结构化设计概念教学,教学过程就必须具有开放性.开放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新概念主动顺畅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并对数学概念进行正向迁移、重组和重构.

概念教学设计要将相关问题结构化并设计适当的问题跨度. 高效的概念教学就是要舍得把问题放在概念的引入、形成及精致化阶段. 有研究表明,专家教师在概念的引入、形成阶段,精致化占整个过程的90%,而骨干教师在这一阶段则不到一半或一半稍多. 这说明,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走向卓越,就必须使自己的概念教学设计具有结构化与开放性.

当然,结构化设计等差数列的教学,还必须把其纳入函数的体系当中,这应当是第二课时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

3. 概念教学过程必须有学生智力活动参与

概念课教学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要有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参与,否则就是空谈. 基于问题的概念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要策略之一,旨在以问题为载体,以思维为核心,更好地整合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获得课堂生成的“粘稠度”.

数学概念课中学生智力活动的参与,主要有四个维度:发现——描述——应用——反思. (1)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思考. 把发现问题作为思考的起点,分析问题的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发展过程、联系方式、矛盾关系,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思考会促使思考更加客观、冷静、深入. (2)描述问题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的过程. 很多问题在描述的过程中变得水落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逐渐清晰,在描述问题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 (3)解决问题是概念的应用与重构阶段.应用过程要紧紧围绕概念来进行,突出数学概念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核心地位与“统摄”作用. 反思阶段比其他维度的智力活动要求都高. (4)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示范,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掌握需要反思的项目,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

再者,为了增强概念教学中学生智力活动的参与度,教学设计必须要配置递进渐深的“问题串”,通过逐一解决,有意识地教会学生根据学习的感受,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解答.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有学生真正智力活动参与的概念课教学,带给学生的绝不仅仅只有知识和方法,还有思想、观念和文化,以及一些潜移默化的关键时刻能起的作用、终身受益的数学品质与数学素养.

4. 数学概念课教学的一般路径

数学概念教学一般包括:概念的建构、内涵外延的明确、概念的应用.数学概念教学设计需遵循“以问题结构推进教学”的原理,树立“教学生学会思考”的教学理念,提升概念学习与理解的质量[4]. 数学概念的获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概念同化,另一种是概念形成.等差数列等一些本原性概念的教学,在强调探究、活动的教育背景下,选择概念形成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概念课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行动指南. “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既是数学核心素养的表现形式,更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路径.

数学概念课教学,其一般路径如图1所示:

结束语

体验、揭示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前后贯通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概念教学的核心任务.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重中之重. 加强概念教学研究,改善数学教学品质,为学生的成长谋求最大利益,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A版)[M]. 第2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李祎. 别被理念绑架教学[J]. 数学通报,2019(02).

[4]  涂荣豹. 数学教学设计原理的构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等差数列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对一类数列通项公式的探究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运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