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疗

2020-04-17赵雪艳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阿勒泰市真胃变位

赵雪艳

阿勒泰市畜牧兽医站,新疆伊犁 836500

1 病历基本情况

2019年3月25日,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一牧民家中的一头西门塔尔奶牛发生病变。该奶牛6岁,380 kg左右,3月20日产犊,3月23日发病。当地兽医工作人员治疗几次,未见好转。病牛每天只吃少量的干草,排粪也发生了紊乱,逐渐消瘦。

2 临床检查

该病例发病初期呈现前胃弛缓症状,瘤胃蠕动音减弱,食欲减退,排出少量糊状粪便。左侧肋骨弓上方膨大,冲击式触诊有拍水音,听诊的同时叩诊,可听到明显的钢管音,左侧肋骨弓下方的穿刺液pH值为3,无纤毛虫,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

3 诊断

真胃左方变位是指真胃从原始位置转移到腹腔的左侧,即瘤胃以及左腹壁中间,大量气体的积聚,使其升到瘤胃背盲囊的上方。该病例符合真胃左方变位的特征[1]。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大多在分娩后几天内发生。经初步诊断,该奶牛左侧肋骨弓及肷窝处听诊有钢管音并伴有左侧肋弓上方膨大,符合左方变位的典型特征。同时,结合左侧穿刺手术,最终确诊为真胃左方变位。

4 手术治疗

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开,整复固定法进行治疗。在手术中,采用两侧肷部切开法,刀口一般选在腰椎横突下方5 cm左右,位于髋结节与最后肋骨之间。将牛站立固定。术部剪毛、剃毛、消毒、隔离,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及皮下结缔组织,切口长15~20 cm,同长度切开腹外斜肌,注意止血,腹内斜肌钝性分离。切开腹横肌后,用皱襞切开法切开腹膜,确信是真胃左方变位后,同法再切开右侧腹壁。在左侧于幽门大网膜处用双股18号丝线固定住真胃,通过腹底部由助手将真胃拉回右侧,固定于右侧腹壁上常规关腹,注意分层缝合。腹膜和腹横肌连续螺旋形缝合,腹内斜肌用纽孔缝合法,腹外斜肌和皮肤均采用结节缝合法分别缝合,最后整理创口,外打结系绷带。

5 讨论

5.1 本病发生的原因

本病是由真胃的转移导致的。由于母牛妊娠期间胎儿逐渐增大,迫使瘤胃向上移动,真胃也随之向左方移动。发生分娩时,腹腔的压力大大减小,瘤胃恢复原位而下沉,真胃则被压到瘤胃的下方,在此后的蠕动中不断左移。另外,真胃弛缓时,也会发生本病。

5.2 本病与饲养的关系

应在奶牛生产前合理调整饲料的种类,以谷类饲料以及玉米青贮饲料为主,以免在奶牛的瘤胃中产生大量的脂肪酸。脂肪酸一旦进入真胃,就会降低真胃的收缩能力,进而使得真胃消化迟缓。

5.3 为了预防本病的发生

应在奶牛生产前的5~8 d,为其注射1 000万IU的维生素D2,并对生产前40~50 d,身体状况良好的奶牛,适当调整饲料,减少青贮的喂量,增加干草的喂量,日粮转喂低能量、低蛋白的粮种。此外,奶牛在生产前的5~7 d,在喂粮的过程中需添加磷酸钙150 g,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6 结语

真胃左方变位多发于高产奶牛。真胃扩张,积气,积液,造成了真胃的不稳定性,这是变位发生的关键。检测人员通过叩诊的形式对奶牛进行检查,在听诊左侧1~3肋骨区的同时进行叩诊,若听到较为清晰的钢管音,则可以作为确诊的依据。在手术的过程中,将奶牛的真胃进行固定复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相关人员应注意手术细节。此外,完善饲养环节、优化饲养管理流程是减少奶牛发病的前提。

猜你喜欢

阿勒泰市真胃变位
奶牛真胃阻塞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阿勒泰雾凇美
浅析奶牛真胃变位与日粮精粗比关系
变位器在摊铺机车架焊接上的研究应用
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治
阿勒泰市规模化种植罗布麻的气候条件分析
奶牛真胃异物阻塞的诊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