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规范化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分析
2020-04-17朱雁翎
朱雁翎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 蚌埠 23300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用的关节置换术,随着植入材料的发展、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开始成为髋部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适应症不断扩大[1]。因创伤事件增多、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以及人口平均存活时间的延长、酗酒人群增多、激素的广泛应用等问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开展例数不断上升[2]。但需要注意的是,髋关节手术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对手术护理质量要求较高。为进一步提升术室规范化护理配合质量,医院尝试规范化手术室护理配合,取得较好的效果。2018年1月至10月,医院骨外科处理患者74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骨外科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5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48例,年龄(74.2±6.2)岁。手术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半髋关节置换术53例。手术部位:左侧41例、右侧44例。2018年1月至10月,医院骨外科处理患者74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33例、女41例,年龄(75.6±7.4)岁。手术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29例,半髋关节置换术45例。手术部位:左侧35例、右侧39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手术配合管理,均为择期或延期手术,手术室护理按照流程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确认手术袋中的物品,核对《手术交接单》,自行清点手术室的药械、假体、各种无菌物品、手术室器械、体位调整系统。配合落实麻醉护理、体位管理等工作。在麻醉护理配方方面,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各司其职,按照手术室的流程处理。
1.2.2 观察组 建立落实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配合策略。(1)人员选择 ①采用组队模式,尽量选择配合经验丰富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医生共同手术。②除此之外,还考虑护士的疲劳状态、综合护理能力,对于高麻醉风险、术中出现紧急事件风险较高的患者,需要安排经验更丰富、综合能力强的护士组合开展手术室护理。(2)组织管理①所有手术室护士都需要组织学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深入的了解手术流程、手术特点、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各种所需的器械。②手术室护士也需要了解医师操作特点、习惯。(3)设计手术室护理配合流程①术前,医护共同讨论术中配合的要点,分析手术的流程,主要包括体位调整、各个时间段所使用的器械、术中可能出现的压疮以及低体温发生风险、手术预计时间、骨水泥、螺钉、人工股骨头等,分析可能出现并发症,并拟定计划对策,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调整护理策略。②采用时间前进式的流程管理策略,每一个流程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通过患者访谈、小组讨论、文献查询等方法,进行流程改进。③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自身的维持性操作、质控操作,包括液体管理、手术室温度梯度调节、麻醉配合、术中多人体位调整、气道确认、置管质控、术中气体液体温度管理、术中监测指标动态通报、无菌操作隔离。④并发症预案,各类并发症所需要使用的药械,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职责。(4)配合落实①按照设计的时间前进式的流程管,按照顺序完成以上操作。②对流程所需要的器械、药品,规范的摆放,按照流程顺序摆放,以利于取用。③准备应急药械,应对术中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立即启动预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各司其职。
1.3 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医师满意率。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76.45±11.84)min,低于对照组(82.54±10.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率、医师满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对比[n(%)]
3 讨论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常规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管理存在许多不足,从人员的配置、配合的操作标准化上都存在明显不足[3]。为此,医院尝试在2018年建立落实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配合策略,重视配合前的护理操作规范化,让护士在术中操作有据可依,采用时间前进式的流程管理策略,明确各个医师操作点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责任以及操作[4]。结果显示,手术室配合效率明显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获得了医师的好评,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