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分析
2020-04-17王彩虹
王彩虹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儿童的眼球短小,会由于先天因素和产伤,视功能发育不健全等引起小儿斜视,对儿童的视力以及形象外观造成极大影响[1-2]。因此就需要进行手术来矫正,为了手术更够顺利进行,往往需要对患儿进行麻醉,而小儿斜视矫正术多采用全麻,故此,本文展开了小儿斜视矫正术实行全麻前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对策的研究,以下为具体内容表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患儿分成两组,每组50例,单数患儿称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双数患儿称为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与精细护理。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共26例,女性患儿共24例。年龄为11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为(6.44±2.43)岁。病症:内斜视18例、外斜视16例、上斜视10例、下斜视4例、隐性斜视2例。 实验组男性患儿共24例,女性患儿共26例。年龄为1岁至12岁,平均年龄为(6.51±2.52)岁。病症:内斜视17例、外斜视15例、上斜视11例、下斜视4例、隐性斜视3例。
两组患儿均为行气管插入静吸管复合麻醉以及眼球局部麻醉。
1.1.1 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斜视病症临床诊断标准。(2)患儿身体状况能够完成本次研究配合。
1.1.2 排除标准(1)精神状况不满足手术需求以及研究需求。(2)拒绝配合研究患儿。
1.2 方法 依据分组不同,给予患儿对应护理,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加精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2.1 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后对患儿展开心理辅导和饮食护理,帮助患儿进行身体以及心理调节,达到手术要求。
1.2.2 精细护理 术前准备:根据儿童年龄大小具体实行胃肠准备,如哺乳期儿童可以在麻醉诱导前4小时进行最后一次喂奶,非哺乳期儿童可在麻醉诱导前3小时服用清水。同时完善儿童的各项身体检查,并将详细数据告知麻醉师和主治医生。(1)术中准备:护理人员预先对手术所需设备、药物进行检查、消毒、排列,确保手术器材完整、安全无毒。随后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静脉通道搭建,进行静脉通路时可根据患儿年龄大小以及配合情况选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期间注意避免患儿发生哭闹。完成后,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并给予患儿平卧体位,加以一定束缚,避免发生坠床不良事件。在执行手术时,注意患儿体征变化并给予良好的保暖护理,保护好患儿的体温稳定以及生命健康。(2)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患儿还处于昏睡状态,此时应当注意患儿的呼吸道护理,采用平卧体位,让患儿头部后仰、抬高下颚,防止异物吸入并确保呼吸道顺畅。同时严密观察患儿体征数据变化,注意患儿的意识恢复情况。当患儿体征数据开始恢复正常,并出现啼哭、呻吟等苏醒症状时,加强束缚力度,避免患儿肢体扭动或者下意识拔除导管。当患儿完全清醒后,进行数据观察,若全部正常则拔管。随后对患儿呼吸道进行检查清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为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数据录入SPSS 22.0版统计学软件中予以处理,用百分比形式表示,并进行x2检验,若数据对比显示P<0.05,代表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小儿斜视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影响极大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与先天因素和产伤,视功能发育不健全等引起。若儿童得不到及时的有效治疗,则会导致儿童出现怠惰眼、弱视、异常头位等诸多不良并发症[3-4]。
一般情况下,儿童在诊断为小儿斜视时通常先进行物理治疗来进行矫正,若效果不明显,才进行手术。众所周知,手术对患者身体有一定损害,其损害有一部分为麻醉药物副作用造成。小儿斜视矫正术多为儿童,其手术配合程度较低,通常采用全麻进行。为了加强治疗效果,保护儿童的生命健康,因此本文将此次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表述。
共选取了100例小儿斜视参与本次研究,为了凸显研究结果而对其进行了分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均按照预期护理计划完成护理,达到了预期要求。
研究结果显示,实行精细护理的患儿其治疗效果良好、身体恢复快,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给予了高度满意评价,总满意度高达98.0%,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