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虚型体质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0-04-16任嘉彦邢天野尚晓玲

吉林中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肾阳虚亚健康阳虚

王 响,倪 磊,潘 雨,任嘉彦,邢天野,吴 昊,尚晓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体质学说是以阴阳气血津液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的偏颇失衡为标准的体质分类方法,以人体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而提炼出来。王琦[1]提出,除平和质外,其余均为偏颇体质,《2017年度国民体质辨识报告》指出,人群中偏颇体质的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阳虚质、气虚质和湿热质。女性更容易出现体质偏颇;平和质人群数量随年龄的变化,呈现先降后升趋势,25~44 岁人群中平和体质占比最低。阳虚型体质是因机体阳气不足,引起各种虚寒症状的体质类型,其与先天因素如禀赋不足、胎养不当及后天因素如社会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相关。阳虚质容易得虚寒证、寒湿证、血瘀证[2]。本文通过对阳虚型体质相关的文献检索分析发现,阳虚体质对亚健康状态,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具有易感性。

1 文献检索

1.1 检索过程 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检索路径为关键词与主题词。检索词为“阳虚质”“阳虚体质”“中医体质”与“体质辨识”,发表时间为2008-2018年,共检索出640篇文献。

1.2 文献整理 对检索的文献逐一筛选,剔除与研究无关的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整理,纳入Citespace软件分析。

1.3 文献计量结果 根据对文献的计量分析,阳虚质易感疾病占比情况,见表1。

表1 阳虚质易感疾病占比情况 %

2 阳虚体质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人体处于疾病与健康中间的一种状态,现代医学亦称为“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表现为某些功能减退、适应力下降或活力降低的症状,但是却不满足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3]。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关于体质调查的数据显示,2007年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5%,并且亚健康人群的数量还在逐年上升[4]。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研究》进行关于全国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阳虚型体质在总亚健康人群中占19.61%[5]。

《素问·序》有云“济羸劣以获安”“消患于未兆”,显然在《内经》时代就已经树立了“治未病”的思想,“阴平阳秘”是中医一直以来判断健康的标准[6]。亚健康的发生多因正气、阳气的虚损和不足所致[7],即通常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亚健康”的概念是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首先提出的[8]。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亚健康是一种非病非健康的状态[9-10],以疼痛、疲劳、失眠为 3个最常见的症状(占52.3%)[11]。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及饮食规律、精神过于紧张及压力过大都是形成亚健康的原因所在,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因为亚健康本质上并不属于“疾病”范畴,现代医学并没有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大多嘱咐患者调节作息,调整饮食,劳逸结合,改善居住环境,调整心理状态等方法。《黄帝内经》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医在调节非器质性病变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与独特优势[12]。

3 阳虚体质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3]。糖尿病(DM)是常见病、多发病,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与体质量减轻。张锡纯提出:“消渴病,即西医之糖尿病”,现代医家亦多把消渴病等同于DM。但是目前DM多数并无“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而中医是根据症状来诊断疾病的,所以从症状上并不能将消渴等同于糖尿病,并且DM并发症期的病机也无法完全用消渴来解释。王评等[14]认为阳气是安身立命之根本,脾肾阳虚是阳虚的重要类型,亦是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病机。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脏腑理论来说,饮食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是一个全身多脏器共同参与的过程,而脾的“散精”功能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素问》有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15]。脾气(阳)虚,运化散精功能不良,则痰浊、水饮、湿毒、瘀血等有形之邪丛生,随气机升降出入,阻滞脏腑肢节脉络,影响脏腑功能,因而变证百出。可见,脾气(阳)虚是促进 DM 及其并发症的主要病机之一。

4 阳虚体质与妇科疾病

妇女经、带、胎、产各方面的很多种疾病都与脾肾阳虚有关[16]。阳气温煦人体,推动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包括生殖功能。阳气亏虚,无法温煦女子胞等脏腑,导致动力不足,各种妇科疾病就会接踵而至[17]。刘红姣[18]认为,阳虚型体质的女性容易患有月经不调、不孕等一些妇科疾病,并且通过运用温经补阳、活血调经的中药来治疗阳虚型月经不调,取得较好疗效。肾阳亏虚、温化不足所造成的宫寒不孕是功能性不孕症较常见的证型,故运用中医温肾补阳的方法治疗阳虚型功能性不孕症有一定的优势[19-20]。胥威风[21]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体质分析中显示,阳虚质占46.02%,为所有体质类型中占比最高者。在整个社会环境改变的大前提之下,现代很多女性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环境被污染,如心理压力大,喜欢熬夜,长期待在空调房,长时间对着电脑,久坐,爱吃冷饮,缺乏运动,缺乏光照等,导致机体阴阳失衡,阳气不足,阳虚运化失常,最终导致脾肾阳虚与痰湿互结而发展为各种妇科疾病[22]。

5 阳虚体质与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愈发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多种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等。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数据:欧洲的男性肥胖率为21.5%,女性为24.5%[23]。肥胖患者除了体质量超重以外,往往还会伴有头晕乏力、体倦懒言、气短少动等正气虚的症状,《中医内科学》将脾肾阳虚证纳入肥胖症的主要证型之一,运用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治疗该型肥胖[24]。由于饮食失节、劳逸失度等因素造成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脾运化水谷精微,肾蒸腾气化温养各脏腑生理机能,脾肾阳虚则运化、推动、温阳作用下降,水湿易停,痰浊易生,则易形成肥胖。刘湛[25]用自拟温阳通利饮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蔡芸蔓[26]运用隔附子铺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疗效肯定且能很好改善患者体质。刘雪兰[27]针刺章门、然谷、中脘、阴陵泉、支沟等穴位温补肾阳、消浊利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各项指标明显改善。陈士铎指出:“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必补其气,兼补命门之火;盖火能生土,而土自生气,气足而痰自消”。所以肥胖症与脾肾阳虚具有密切关系,而补养脾肾之阳对于调节体质量、纠正体质具有重要作用[28]。

6 阳虚质与其他疾病

6.1 阳虚体质与循环系统疾病 阳虚体质与循环系统疾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如高血压、冠心病等[29]。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有头晕、眩晕等,证候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主,但阳虚者也不在少数,有肾阳虚、脾阳虚、脾肾阳虚等。皮秀国[30]运用温阳利水之真武汤治疗肾阳虚型高血压病。李慧[31]运用四逆汤治疗高血压病,提示温阳散寒可以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疾病。《医门法律》[32]有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阳气虚衰,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上乘,阻滞上焦气机,上焦气滞日久则血瘀,心脉血行瘀滞则发为胸痹。治疗以宣痹通阳,行气散结为主要治疗原则,用方如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33]。

6.2 阳虚体质与免疫系统疾病 王琦等[34]对阳虚型人群的免疫功能的研究发现:阳虚型人群存在血清中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上调的情况,对外界致病因子的防御能力减退,对内源性致病因素的调节能力障碍,导致HPA轴和HPT轴的功能减退,及环核苷酸系统和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免疫学是从微观、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免疫疾病的本质,机体的防御机制、机体自稳机制和免疫监视功能的正常与否及研究免疫系统对疾病的发生、分类、治疗关系的影响[35]。支气管哮喘与阳虚体质亦有一定相关性,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可概括为气道免疫—炎症机制,即外源性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引发机体过度的免疫应答或者是处于高敏感状态的气道在接触了刺激物之后过强收缩[36]。中医学认为阳气虚弱,脏腑功能减退,抗病能力减退,易受外邪侵袭而生病,而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之气维持人体呼吸功能的正常[37]。阳虚体质人群阳气不足,易导致正常呼吸功能的减弱,较平和质人群更易患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6.3 阳虚体质与抑郁症 范平等[38]认为阳虚体质是抑郁症的发病病机之一。阳气是人体动力的来源,是积极的、向上的,阳气不足之时,则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的诸多表现,如情绪消极、表情淡漠、精神抑制。阳气不足,推动无力,精血无法上达脑髓,脑失所养,“脑为髓海”,故可出现认知迟钝、感觉异常等症状。其次“阳化气”,阳虚则气虚,气虚则运行无力,气机易于郁滞,气机阻滞则易发郁病。另外,肾为肝之母,肾阳不足,肝气升发不足,肝失疏泄,而致情志抑郁。

6.4 阳虚体质与骨质疏松 阳虚体质也易产生骨质疏松症[39]。肾主骨,藏精生髓,髓居骨中,骨赖髓的充养而坚强有力,若肾阳虚衰,不能充骨生髓,骨髓空虚,则骨疏不固,发为骨质疏松症[40]。阳虚体质,尤其是肾阳不足,往往会出现腰膝酸软、骨骼关节疼痛,常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可见身高缩短,甚至骨脆易折等骨质疏松症的表现[41]。治疗上以填精补髓,温补肾阳为治疗原则,方选右归丸、河车大造丸等加减。

7 小结

综上所述,阳虚体质易导致人体对于气血精的化生能力下降,引起亚健康状态,从而引起不同系统的多种疾病。因此需要重视养护阳气,阳气的调养在疾病向亚健康、亚健康向健康状态的转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体质学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对人体体质的划分,有助于针对性的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状态,预防疾病甚至治疗疾病。探讨阳虚体质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西医诊断相结合,有助于更准确的诊断疾病、指导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猜你喜欢

肾阳虚亚健康阳虚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跟踪导练(一)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的有效性分析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