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线上教学”反思

2020-04-1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周春燕

青年心理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教学进度导学线上教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 周春燕

2020 年岁首,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全国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教师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走向了网络教学。这种全国性、多层次、长时间地实施线上教学的模式是此前从未有过的,其形式、效果也引发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讨论。我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亦参与其中,第一次当起了主播,在线上教学的实践中,既有成功收获,也有很多迷茫与困惑。随着5G 时代的到来,探讨信息化条件下线上教学的模式,必将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线上教学指教师从教情、学情和所处教学环境的特点出发,创设面向学生居家、基于互联网的新教学模式,主要采取“录播(直播)+ 线上答疑”的形式。线上课堂绝大多数为直播课,基本上采用屏幕分享的形式。目前,初中地理教师线上教学采用的主要技术平台有各地“线上教学平台”、QQ群、微信群、钉钉和腾讯课堂等。

一、线上教学亮点

(一)打破时空限制

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能够实现异地互动、实时分享和即时反馈。借助网络,学生既可以实现“处处能学”,也可以通过回放录播的形式实现“时时可学”,还能在遇到困惑的时候,按下暂停键,思考咀嚼,实现“想学就学”。线上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可通过APP 实时查看在线学习人数和未参加人员,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灵活切换“控麦模式”“抢答模式”“对话模式”,从而高效、便捷地管理课堂。师生还可以在讨论区,发送具有个性化的文字、表情、图片和符号等实现教学的即时反馈。因此,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上“教与学”的时空限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推动教学改革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出要“基于真实情境”“针对有价值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课标要求。疫情期间,大部分线上教学初步形成了“线下自主学习与线上听课交流相结合”“线上集中讲授与线上集中答疑相结合”的在线教学模式。对教师工作来说,线上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各APP 的不同优势,打破传统上班级划分形式,采用“共建共享共授共管”的策略,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网络教研生动的开展,有力地保障了在线课堂教学质量。

(三)增强课堂魅力

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具有互联互通的独特吸引力。线上教学,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利用APP 平台收集整理,真正实现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课堂问题意识更突出,课堂上教师充分挖掘 APP 平台的交互功能,灵活采用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在网络直播课堂展开交流互动,增强现场感和表现力,提高直播课的吸引力。课后通过及时推送学习资源(如学习任务单、课件、微课、作业、教材图片等)和学习指导,充分发挥导学助学作用,有效支持学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

二、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伤害学生视力

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在线学习时间较长,间隔时间较短,而学生缺乏爱眼、护眼的相关知识和自控力,在学习间隙或线上教育结束之后往往会继续打游戏、看视频等等,使得学生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远远超出负荷。大部分学生使用的线上教育的电子产品都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长时间紧盯着小屏幕、高亮度的电子产品,势必要比大屏幕电视等设备对视力的损伤更大。

(二)出现“屏灌”现象

所谓“屏灌”,指教育者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知识通过电子屏幕等媒介灌输给学生。“屏灌”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理解出现了偏差,教学中缺少必要的互动交流与矫正反馈,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不足。疫情期间,相当一部分学校采用年级授课制,师生之间缺乏必要了解,“屏灌”现象表现比较普遍,凸显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与局限性。

(三)教学进度偏快

从2 月中旬至3 月中旬,“停课不停学”活动开展以来,短短一个月,相当一部分学校和部分学科教学进度已达或超过学期中段要求,教学进度明显偏快,教学出现“夹生饭”现象。究其原因,相较于传统线下课堂授课,师生互动的时间占有课堂较大比重,而线上教育缺少传统的课堂互动,尤其当教师对着陌生的屏幕,语速明显偏快,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计划不合理,对线上教学认识不清,于是教学进度偏快成为线上教育的新问题。

表一

(四)教学重点不突出

初中地理学习主要探讨区域地理问题。调查发现,一部分地理教师仍然采用分要素、百科全书式的区域认知教学方法,教学重点不突出,线上教学设计没有重点针对学生疑难问题,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习题讲评比较单薄,在解题策略优化、解题思路总结和解题方法提炼等方面用力不够,进而导致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高。

三、线上教学改进建议

针对线上教学实践暴露出的问题,现就进一步优化初中地理线上教学模式作如下建议:

(一)优化教学程序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链,依次逐一进行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总结归纳和巩固训练,力求让学生把每个问题都吃透。线上教学基本程序如表一。

(二)使用学习任务单

线上学习任务单是提供给学生的导学单,主要由导学问题(即任务)及其配套的学习资料、学习要求等组成,其核心是起导学作用的“问题链”。学习任务单具有导学和助学功能,使用学习任务单能增强线上学习的有效性。在备课中,教师要对导学问题、学习资料等进行再加工,使设置的问题体现启发性、逻辑性和梯度性,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贴近学生,注重实效,使提供的资料与问题相匹配,体现出一致性、支撑性和适切性。

(三)留有教学痕迹

线上教学不是虚无缥缈的教学,而应该是留有痕迹的教学。教师可以将PPT 分解成逐页的图片,使其作为学习资源,依据教学进程,分步贴到网络教学应用平台的讨论区(信息交流区),以配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精讲点拨。教师的精讲点拨和学生的展示交流可以以音频通话、图片上传等方式实现留痕的教学,为学生及时查阅思维线索、情境资料、重点讲解等内容提供坚实的保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从而避免“屏灌”到底而无学习落脚点的情况。

(四)融合线上与线下

线上教学要采用“线下自主学习与线上听课交流相结合”“线上集中讲授与线上集中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下自主学习既可以安排在线上讲授课上进行,也可以安排在线上答疑课上进行,在课上要允许学生有读课本、记笔记、写作业等不看屏的线下活动。要充分利用线上答疑课,做好作业反馈、答疑辅导。要综合整理线上集中答疑和线上展示交流所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练、评。尤其是在线答疑。

线上教学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新生的事物必有优点与不足。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务实的作风扬长避短。今后教师应探寻适应与体现在线教学特点的教学设计策略,并不断加以优化,使之与学科特点、平台特点相融合、相匹配,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猜你喜欢

教学进度导学线上教学
“进而不顾其安”是师德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接受度
一个教学实践差异引发的思考
我是小导游
生物教学进度与落实的矛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