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4-15丁昌胜
丁昌胜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例题的教学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不同的是,例题教学具有较为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引导学生规范解题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重视例题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习题;教学策略
我国初中数学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如何在教学中继续发扬这一优势,并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从培养他们学习兴趣、能力、启发他们的智慧和潜力入手,使初中数学教学有更高、更新的一个局面,是当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是当下,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的肆意侵入,让很多学生迷上了手机、电脑,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把学习數学当作是一件枯燥且困难的事情。显然,这为老师进一步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打开教学的新思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实践证明,加强初中数学的例题及习题教学,有利于缓解这一下滑现象,并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认真选择例题,科学进行增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是老师经常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是,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根据教材进行例题讲解,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这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解知识无疑是一种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本人觉得老师在开展例题教学时应该注重例题的选择,重视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例题讲解教学。首先,老师应该选择较为典型、有代表性的例题。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章节内容时,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共有4种,老师便可以选择其中一到两种典型情况进行讲解,如第一种:两个三角形两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第二种:两个三角形三条边对应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老师选择这两种情况的例题进行讲解,以此增加学生了解相似三角形的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当然,老师在选择例题时应该注意尽量不要选择相似的例题,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避免“题海战术”,减少学生的学习任务。而在讲解例题时应该注意解题过程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思考方式,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二、设计例题,要注意难度适中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要想提升初中数学的例题、习题教学水平, 就要设计难度适中的例题、习题,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老师要掌握初中数学教学循序渐进的这个规律和原则,在进行备课前就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平均数学水平,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学短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准备。随后在设计相应的例题时也要最大可能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若是设计的习题难度过高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其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就不利于学生提升和发展;若是设计难度过低的习题,他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数学很简单的错误认识,不认真思考和学习,从而大大降低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比如,在图形认识这一课上,若是针对整体能力不强的班级,老师可以先从数三角形和识别图中有多少正方体做起,先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大致了解,再进行后续教学。难度过高或是过低的习题都不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意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师举一反三教学,增强学生能力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相当有限,让学生仅仅通过课堂上的时间学习,显然不能更好地对习题进行了解和练习,也不能掌握更多的解题技能,这就需要通过课后对于习题的温习和巩固来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和成绩。所以,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出题要有一定的灵活的变化,且带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来检验学生当天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课后的习题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也能从习题中挖掘其自身解题的潜能,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所以,只要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巩固学生的学习,选择难度适当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时,就可以帮助学生温习当天所学的知识,更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利于学生成熟的数学思维的养成,提高其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终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四、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开展例题和习题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规范解题方法和思考过程,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数学各项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勇于创新,寻求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响丹.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