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树立正确“青春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2020-04-15谷溪竹

新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奋斗青年青春

谷溪竹

摘 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义重大。与此同时,“青春观”作为青年一代奋斗正当时的重要价值导向与指引,对于青年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青春观”;“青年”;“青春”;“奋斗”

青春,是一个每每提及,就会感到美好,令人心驰神往的词语。青春,也是人生当中极具浓墨重彩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无与伦比的魔力和无可替代的意义。而“她”的美好、“她”的魔力和意义都体现在“她”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起步阶段,是树立远大目标与理想,培养良好学习、工作、生活习惯,链接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的重要时期。

一、什么是“青春观”

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通,“青春观”包涵了人们在处于青年成长、发展阶段时,对于世界、对于社会、对于自己的认知,对于当下、对于未来、对于理想的规划。当观念相对固化后,也会有相应的方法论跟进,帮助青年去实践自己的观念,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五四运动的著名领袖和思想先驱李大钊同志的“青春观”的形成与演化对其思想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对其行为也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青春观”仅仅是指在“青春”这个阶段中,人们所萌发、形成的思想、观念与态度。另一方面,由于“青春”这一阶段的期限并不明确,所以“青春观”的萌发与转变的也无法准确界定。

二、当代大学生的“青春观”浅析

有人说青春似火,可以燃烧一切,迸发无限光芒;有人说青春似水,可以包容所有,融进世间万象;有人说青春是恣意、是自由,可以做一切想做的事,用与人生其他阶段相比最低廉的成本;有人说青春是流星、是彩虹,耀眼灿烂时胜却人间无数,却又会在短暂的时间销声匿迹。

这其实就包含了许多当代大学生对于“青春”的期望与愿景,他们希望自己的青春与众不同、丰富多彩、璀璨绚烂,又不希望自己的青春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易折易碎。这一点,相信对于绝大部分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共同的。

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正值青春的大学生们,还在描绘属于自己的青春的模样,他们不喜欢别人告诉他们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为那是他们的青春,他们喜欢自己做主。

所以,当代大学生“青春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于“青春”应当如何渡过,“青春”理想应当如何实现等方面。

有些同学懂得“青春”之所以如此美好、如此光彩夺目、如此与众不同,就在于人们将自己的所言、所行、所学、所感赋予了这段时光,给予了“她”生命与意义。所以,他们选择珍惜这段弥足珍贵的时间,去学习知识、去提升自己、去规划未来、去追逐理想。这部分同学的“青春观”很正,是值得被鼓励、被推广的。

也有同学认为“青春”的珍贵在于不断的经历、不断的尝试、不断的体验,即使犯了错,毕竟还年轻,也还有很多机会、很长时间去修正、去弥补、去成长。这些同学的想法本质上没有错,也确实对“青春”的一些特质一语中的。然而却忘记了对这期间所经历的事物进行区分,有些问题是可以被时间淡化,在过程中收获成长的,例如社团经历等;但也有一些东西,是会被这种“经历”与“尝试”所“磨平”或“耗尽”的,例如感情等。所以,对于“青春”的一些经历还是需要去珍视的,“随便”与“随意”的态度并不可取。

但还有很多同学不懂得“青春”时光应当格外被珍惜,所以他们在不用承担经济压力和社会责任的“美好”时间里,饱食终日、游戏为伴,不珍惜当下、不提升自我,也不树立目标、不规划未来。每天睡到自然醒,追剧追到熄灯,游戏玩到断网,外卖堆积成山的他们,用“轰轰烈烈”、“潇潇洒洒”来形容自己这段无比“幸福”的日子。但他们终究也会在青春将逝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青春”奔错了方向,迷失在远方。然而错过的却终究不会再回来,写下“青春无悔”四个字的始终是泪水多过汗水。

三、树立正确“青春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既然“青春观”对于引领人们的思想、指引青年人的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当代大学生的“青春观”中不乏一些对“青春”消极、负面、不准确和不恰当的认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青春观”已然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多次在讲话中,号召并鼓励当代青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其实就是对于当代大学生“青春观”的一种引领与指引,是国家和人民对当代青年寄予的殷切期望。

树立正确的“青春观”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凡。不需要告诉他们“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只需要提醒他们珍惜这段短暂的时光,可以按照他们的想象去绘制“青春”的样子、赋予“青春”意义,却不要忘记描绘时、“定义”时使用的“工具”应当是“奋斗”、“努力”与“汗水”,努力做到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参考文献:

[1]颜永强:《试述李大钊的青春观》,《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卷第2期.

[2]张丹:《新时代将大学生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的教育路径探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第31卷第11期.

猜你喜欢

奋斗青年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青春不打烊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浅析穷二代大学生怎样奋斗
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体现出的西方文化价值观
创新:当代青年的“中国式奋斗”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