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遮蔽物对红螯螯虾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2020-04-15郑友彭刚刘国兴
郑友,彭刚,刘国兴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隶属于节肢动物(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拟河虾科(Parastacidae),光壳虾属。原产地澳大利亚,具有个头大、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病害少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养殖前景,是目前具有较高养殖潜力的淡水经济品种。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递增,市场价值居高不下,越来越激励养殖户发展养殖,随着繁育技术的不断突破,苗种供应量逐渐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养殖规模逐渐扩大,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3]。
该试验在人工控制下研究了不同遮蔽物对红螯螯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以期为红螯螯虾人工养殖和苗种繁育技术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扬中基地进行,选择2 m×2 m×0.5 m水泥池。水泥池在试验开始前彻底消毒、放水曝气,分别放入伊乐藻、浮萍、水花生、石棉瓦、PVC管(型号63)、等均匀的放入水泥池中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个平行。红螯螯虾来自于苏州恒洋澳龙养殖场刚产出一周的小苗,平均体长1 cm,平均体质量0.27 g。
1.2 试验方法
将挑选好的健康的、无残肢的、规格整齐的虾苗放入水泥池中(规格为4 m×4 m×0.5 m),每个池放100尾,每组3个平行,共6组,编号1~6;试验开始前1周将水泥池进行曝晒、消毒,试验周期一个月。水源为砂滤池三级过滤池塘水,水位控制在30 cm,水温25~31℃、pH值8.26,微流水方式不断的注入新水,无需充氧。
1.3 投喂及管理
幼虾进入池中后第3天开始投喂,因红螯螯虾喜夜间觅食,于每天18:00开始投喂配合饲料(帅丰蟹苗开口饵料),投喂量的多少根据水温高低适量调整。
2 结果
2.1 不同遮蔽物下红螯螯虾幼体生长情况
表1数据表明:存活率最高的为浮萍组,浮萍>PVC管>石棉瓦>水花生>对照>伊乐藻;增重率最多的为浮萍组,浮萍>石棉瓦>对照>PVC管>伊乐藻>水花生;增长率最多的为浮萍组,浮萍>对照>石棉瓦>PVC管>伊乐藻>水花生。
不同遮蔽物下红螯螯虾的存活率、不同遮蔽物下红螯螯虾增长率比较及不同遮蔽物下红螯螯虾增重率的比较分别见图1、图2和图3。图1数据说明浮萍组的红螯螯虾存活率最高,浮萍由于在水体繁殖快,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还能给红螯螯虾提供天然遮蔽场所;图2表明浮萍组增长率是最高的,显而易见红螯螯虾在植物蛋白选择方面更亲睐于浮萍,其次为对照组,可能由于没有植物饵料选择,配合饲料的摄入更有利于增长;图3表明增重率最高的是浮萍组,与前面的数据基本一致;通过对图1~图3分析表明红螯螯虾最喜食浮萍,在几种不同遮蔽物下,放有伊乐藻和水花生的红螯螯虾增长、增重率均低于其他没有植物饵料的组别,说明在饲养过程中配合饲料的投喂可显著提高红螯螯虾的生长。
3 讨论
红螯螯虾龙虾是底栖性虾类,平常主要生活在池塘底部,主要摄食有机碎屑,着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等。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随着个体的生长,蛋白酶水平下降,而淀粉酶水平开始上升,同时也伴随着植物性饵料逐渐增多[4-7]。从四组数据上分析,有浮萍的池子中澳洲淡水龙虾都占据绝对优势水平。浮萍含多量维生素B1、B2、C 等水溶性维生素,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8-羟基木犀草素-8-β-葡萄糖甙等黄酮类及碘、溴等物质,其多糖是D-洋芫荽糖的丰富来源,尚含树脂、蜡质、甾类、叶绿素、糖、蛋白质、粘液质、鞣质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其生长快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红螯螯虾在自然条件下蜕壳时需要寻找安静光照适宜的环境,设置遮蔽物可增加环境复杂度,为幼虾提供良好的隐蔽物环境[8],同时可以躲避同类互相残杀以及外部敌对生物的伤害。浮萍组存活率最高,可能原因是因为红螯螯虾喜食浮萍,个体免疫力不断提高,同时浮萍也是这几组当中繁殖速度最快的,鲜嫩多汁的水生植物可以源源不断的满足幼虾每天的植物营养需求,充足的食物也避免了同类之间互相残杀。其他水生植物存活率不高可能原因是水泥池由于没有底泥,植物不宜生长腐烂引起水质恶化等造成的。PVC管和石棉瓦等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有效避免了互相残杀,有助于提高存活率。不同遮蔽物下红螯螯虾个体体重有显著差异,这与不同遮蔽物在水体中密度和水环境变化有关。
适宜的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游离的氨氮、亚硝酸氮、重金属等,创造一个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避免病害的发生,实现了澳洲淡水龙虾稳定的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