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六抓”

2020-04-14谢丽琴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修改语言能力态度

摘 要:大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不爱写,获得的作文分数不高。如何改变现状,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一直是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这种现状谈一些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态度;生活;阅读;语言能力;思路;修改

作文在语文分数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堪称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可是,对于“奋斗”于考场的大部分考生来说,“山河破碎”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现状,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一直是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要使学生能写好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六抓”。

一、 抓态度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教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会唉声叹气,没有几个会欣欣然提笔就写。学生害怕写作文,不爱写,大部分学生都不会按时完成作文。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端正学生的态度,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如自由游戏、各种竞赛、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先降低写作难度,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地表达,等他们遇到问题时,再给予指导和帮助,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之处,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畏文情绪。这样,先治愈学生的“厌学症”,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参与,直至“乐于写作”。

二、 抓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的源泉是生活,无生活便无文章。大部分学生生活经历不丰富,看到作文题即使眉头紧皱、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写来,也是无病呻吟、内容空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底蕴不足则文必浮浅。教师一定要激励学生深入广阔的现实生活,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领略真谛,然后写眼之所观、脑之所想,抒心之所感,说明事理,议论是非,便成作文。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生活,揣摩所学的知识,再综合融汇,开启心灵智慧之门。古往今来,世间万物均为入题范围。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锦绣河山、教师夜伴孤灯、工人钢花四溅……精心描述,阐发哲理,便是美文。

生活积累,首推日记。教学生养成随手记写的习惯,记载生活内容,可叙可议,可描可绘,可长可短,日积月累,滴水成河,便不愁无米下锅。当然,这需要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例如,每天上课之前,请学生讲述最近自己感悟最深的经历或见闻,讲得好的给予表扬,写得好的贴进学习园地,需要指点的要及时给予指点。实践证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只要养成了主动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及时积累素材的好习惯,经过长期坚持,有了充实的基础,便可下笔如有神。

三、 抓閱读

生活是河流,阅读是桥梁。阅读可以获得间接知识、直接感知写作技巧。阅读多了,经过潜移默化、心领神会,便可以由模仿而创作。阅读应抓好五大环节:一是从激趣到感知,把文字描述的形象转化为空间画面;二是入境去理解,踏进作品特定环境,浏览体味,理解主旨;三是抓分析和鉴赏,体会修辞之美、表达之妙,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培养创造思维;四是抓整理促记忆,把零碎的材料整理归类,存储大脑,融为能力底蕴;五是练迁移能力,可以先续写或改写,再模仿写,直至独立作文。除课内阅读外,还应指导学生进行有选择的课文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抓住阅读就抓住了读写结合的桥梁。

四、 抓语言能力训练

语言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脱毛凤凰不如鸡”,立意再深刻的文章如果没有准确、凝练、生动的语言表达,也会黯然失色。因此应抓好语言能力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一)搞好情境中词语的理解和积累

词语只有在恰当情境中才有活力和光辉。例如王家新《在山的那边》一文中“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是什么意思?理解这样的词,先要搞清楚这个词的本义,再分析这个词在句中的表意作用,最后还应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的内涵。根据分析得出“枯干”是形容对理想的渴望。像这样,学会从情境中撷取鲜活的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基石。

(二)训练语感

语感是凭基础知识和生活体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训练语感就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进行阅读分析,揣摩体味,从而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留学生盘辫子、“扭几扭”“标致”的描绘使人顿悟作者对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的讽刺意味……敏锐语感能力是语言能力形成的前奏。

(三)语言再现表现力的培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言再现表现力要求把理解储存的词语创造性地用于情感表达。“人情练达即文章”便是自身生活体验和语言材料的结合,做到“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思,一挥而就”(鲁迅),从而遨游于墨海翰宫,书写千钧力作。

五、 抓思路

“文无定法”指文章无呆板模式,绝不是文无思路、无章法。思路一般有顺向、求同、求异、相关、扩散、复合等思路。顺向思路按事物顺序、发展程序组材;求同思路有多片段归纳;求异思路由已知结论反向思索,驳论,反向证明,归谬否定等组材;相关思路是内在联系紧密的事物的组合,相关联想、比较,以小见大等组材;扩散思路是发散思维,由一物辐射多物,一事辐射多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题发挥等组材思路;复合思路是多个思路复合,分述多线复合,线索交叉复合,明暗线纵横交错等组材格局。一句话,多种思路展示与训练,有益智力开发。这把智慧的钥匙,可根治作文杂乱无章、呆板直叙、思路狭窄的毛病。

六、 抓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说“一气呵成”只能说是沿一定思路写成草稿,距无暇妙文只是开端。修改是深层次能力形成,可以进一步理解语言表达功能。一篇作文《我和班集体》初稿这样写:

我和同学们团结友爱,共同组成班集体。我们互相帮助,一个人遇到困难,都伸出温暖的手,帮助他。

……

显然,内容空洞,经修改文字如下:

有一次,我骑自行车摔倒了,脚骨折了,需要休学一段时间,我哭了,因为我难舍班集体。同学们来我家看望我,给我讲故事、唱歌。“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歌声给我力量,同学们又为我补课,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之中……

改后稿内容具体亲切,这就是修改功能。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等各方面修改,是作文最后成功的关键。

以上六抓,态度是前提,生活是基础,阅读是材料和写作技巧的准备,语言能力是工具,思路是骨架,修改是校正再加工。六者是内在联系紧密的层进关系,是长期交叉训练系列。抓住这些核心来教学,就会得心应手,引导学生真正走上作文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2]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谢丽琴,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修改语言能力态度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浅析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现状及困境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态度决定一切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