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渗透

2020-04-14王素丽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爱国主义小学语文

摘 要: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完美结合,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就笔者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每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来说,爱国主义思想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在小学时期,孩子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打好基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通用小学语文课本编排了一定比例的爱国主义的教材,分散在各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祖国的伟大、可爱。

例如,在学习《赵州桥》这一课时,教师从历史的角度讲,使学生了解到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感知祖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小学语文的很多课文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不可侮,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不屈气节,向我们呈现出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如《黄继光》《视死如归》《“你们想错了”》《革命烈士诗》和《草地夜行》等等。语文课文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爱国的仁人志士,他们的爱国精神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更重要的是激励青少年学生不断努力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语文课文,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反映伟大祖国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构成一个有机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教师必须从整体出发,处理每一篇具体课文,体现教材之间相互补充、反复加深的内在联系。

二、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仅仅靠教师讲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运用多种灵活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受到教育。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教学,收效甚微,就更不要说接受深层次的情感教育了。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语文内容和学生自身的年龄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一)讨论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接受爱国教育

如在教学《赵州桥》这课时,就让学生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句话展开讨论。学生讨论后都能认识祖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灿烂,在无形中就会产生对祖国的热爱,达到了教育效果。

(二)多媒体展示法、播放语文影片法让学生更直接接受情感教育

例如,在学习《长征》内容时,我通过制作课件播放: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卢淀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看,通过画面的演示再现长征途中红军将士敢于牺牲,前赴后继的悲壮史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革命历程的艰险,产生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和崇敬之情。

(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代表性地引用名人名言,树立学生的爱国之心

提高语文课教学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和周密的课堂设计。千古传诵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名人名言的运用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之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心”等,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就能燃烧起学生的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的联想,用深厚的文学积淀,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开放的思想意识,在课堂上引起师生共鸣,产生情感交融,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当然在教学中不仅仅只有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交叉教学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培养爱国情感,都可以大膽地去使用。

三、 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目,反映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这一主题。例如,《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阅读此文,不仅要领略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而且要体味对祖国美景的由衷赞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田的维吾尔》通过作者在和田的一次亲身经历,感受到了维吾尔特有的豪气与乐观,对土地的热爱,爱美的天性,载歌载舞的情景,饶有趣味的维吾尔族风俗,加深学生对我们祖国各个民族风俗人情的了解;《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教师要通过以上课文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关怀,以此来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而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职责与义务。

参考文献:

[1]杨素青.爱国主义教育应从小处着手[J].内蒙古教育,2016(11).

[2]张金淑.在语文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江西教育,2017(18).

作者简介:

王素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新镇学区中心校。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爱国主义小学语文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