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难的策略

2020-04-14蒋春超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参与意识作文教学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为了改善作文教学的效果,文中针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建议,以期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参与意识

新课程无论从宗旨、目标、方案,还是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应该如何把握改革精神,通过哪些途径、何种策略来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得到主动发展、个性发展,是关键所在。据此,我在解决作文教学难这个方面做了些探讨。

一、 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的学生,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首先对阅读不感兴趣,其次是没有时间,还有就是读书学习都带有功利性,和学习考试有关的书多读一些,没关系的就少读甚至不读。有些对汉语不感兴趣,而热衷于一些外来语,这虽与学校教育无多大关系,但与整个社会和时代有关。其实,汉语是一种很美的语言,只不过它很难经过归纳一板一眼地教给学生,所以,关键还是让学生阅读,大量地阅读。文化,往往是经过千百年的积累的,这种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精髓极其宝贵,不对这些文化进行阅读,怎么形成新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更何况,目前虽然社会上各类图书众多,各书店、各图书馆的图书琳琅满目、汗牛充栋,社会与生活丰富多彩,但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只能整天在学校和家这“两点一线”上运动,成了书店、图书馆和多彩生活的匆匆过客。他们既无文化积累又无生活经验,怎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因此,要让学生会写文章,写好文章,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条重要途径。

二、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写作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力求改变重复、模仿他人(教材编撰者、教参、教师)的阅读,给学生自由阐释、自主评价的权利和机会,让学生找出自我和自我话语权。对写作范文和阅读材料,尽可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评价学生的说法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对作文题目,允许学生讨论,共同拟题,共同理出写作思路。有时,还允许学生给教师命题,教师当堂口头作文。这样,教师为学生确立了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作文,放开学生手脚,激发学生思维,广开学生言路,让学生认识到同一材料可有多种表达。

三、 开展多种文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教师要教会学生“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就是说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文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笔者为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竞争意识,增加学生生活阅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相继开展了新闻采访、名著阅读、佳作欣赏、文学讲座、节日征文、现场作文赛、科幻作品赛、时尚话题作文、故事会、少年笔会、办报办刊、社会调查等文学活动。

四、 培养学生“说说心里话,写写放胆文”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它还指出:写作教学要“激发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实际上就是强调了作文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一次学生的交流会上,有个同学就说:“写作文就是编呗,我都写过三次做饭的作文了,可我从来没有做过饭。”这种让学生“无中生有”“生编硬造”的作文,哪有学生的真切体验、独特感受,更谈不上學生主体地位了。

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说心里话,说真话。因为学生只有说真话,才能抒真情。鼓励学生写随笔,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主动写作。随笔不规定写作内容、文体、字数、上交时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心意所向,笔触所至,贴近生活,贴近自己。让学生把感受到的痛苦与欢乐、孤独与温暖、胆怯与无畏、自卑与自豪、迷惘与憧憬等都写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教师只有让学生站着说说心里话,坐下写写放胆文,才能解放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写出具有新表达、新意义的文章。

总之,教学是一个铢积寸累的漫长过程,非一曝十寒所能成效。作文尤其是一个长期的活动,唯有为学生打开写作之门,学生才能走上作文成功之路,也只有为学生搭建一个个“脚手架”,学生才能登上文学的殿堂。

作者简介:

蒋春超,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市凤台县刘集镇山口小学。

猜你喜欢

参与意识作文教学阅读
数学课教学中学生良好参与意识的培养
浅议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学习法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