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020-04-14何济祥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爱兴趣思维

摘 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师爱;兴趣;思维;能力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而且常言道:数学是锻炼大脑思维能力的体操,学数学则是训练人的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数学可以使人更聪明、更有智慧。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是何等的重要,但有一部学生对数学感到疑惑,厌数学。那么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数学学科交给我们的任务。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围绕着这个任务进行了多方面的實践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以“师爱”诱发兴趣

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小学生更为强烈,也就是说,学生如果喜欢某一位教师,必然就会喜欢这个教师所上的课。所以作为一个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留守儿童。因为目前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多数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孩子全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又加上长辈比较偏爱儿童,有些行为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矫正,因此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的学生更需要我们去关心他,帮助他,热爱他,教育他。如果我们做到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那么就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热爱老师,热爱学习,形成教师喜欢我,我喜欢这位老师的课,我越学越起劲的良好循环。

二、 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情感、品格等。它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前提。现实中,不少学生数学学习不好,怕学数学,厌学数学,并非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所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要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美激趣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美、语言美、教室布置美、上课板书美等,让学生体验到一种美的环境,形成愉快和谐的情境气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或事感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组织教学过程,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时,我是这样进行的:“同学们,你们见到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它们的车轮都是什么样的?”同学们肯定的回答,“都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的行不行?”同学们笑了,连连摇头,老师又问:“如果自行车的车轮是椭圆形的呢?”同学们回答“也不行,没法骑”。教师接着说:“为什么圆就行呢?”短短几句话,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兴趣达到了高潮,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后续的学习情境中来,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培养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智力又称智能,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诸多方面。但对数学学习来说,思维力是智力诸多因素的核心,学好数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的培养。从中可以看出思维力的培养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有所提高。

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单靠在学校里学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学,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觉学习数学。只有这样,学生在课余时,或以后进入社会后,才会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得到巩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讲”“看”“想”“悟”等几个方面入手。“讲”是把现实的客观事物,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口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通过说,使学生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中,同时知识也得到巩固和加深。时间长了,就会喜欢数学,发现数学的优点。“看”是指导学生观察,多看有关书籍,不断积累知识;加深各类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因为儿童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模仿,学生平时积累的知识多了,遇到新问题时就会模仿着解决。“想”即要求学生对问题,要善于分析、比较。因为数学的逻辑性非常强,遇到问题时动脑想一想,就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就能对学生以后学习数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这是学数学的要求,即要求学生不要呆板地学数学,要多动脑,用灵活多样的思维来学。我想,只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讲、看、想、悟几方面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兴趣就会得到巩固。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灵感”。在教学中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教师上起课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何济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新站镇蒙渡小学。

猜你喜欢

师爱兴趣思维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