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2020-04-14邓庆生
摘 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自然就有了良好而又高效的教学效果。
關键词:兴趣;情境;课堂效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发展也都是在无意识下完成的。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都是教师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或几张灯片,单调地、机械地、抽象地教学生“读字、认字、记字”,学生学起来无趣,教师教起来乏味,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更会感到身心疲惫。那么怎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从想学、乐学到主动学习呢?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方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一、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应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共同的努力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如让学生在课堂中端正坐姿可编这样一些口令:师喊“一二三!”(同时配以坐好的手势)——生喊“快坐好!”(边喊边随着老师的手势坐好);师:“三二一!”——生:“坐整齐!”师:“抬头挺胸!”——生:“坐端正!”师:“小小手!”——生:“放桌上!”师:“小小脚!”——生:“并并拢!”师:“表扬谁?”——生:“表扬我!”借助这些简单明了的口令,可让学生立即坐得端端正正。再如,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可编这样一些口令:师:“小嘴巴!”——生:“不说话!”师:“小眼睛!”——生:“看黑板!”师:“谁的眼睛最漂亮?”——生:“我的眼睛最漂亮!”学生会马上抬起眼睛看黑板。
二、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识字教学本身就枯燥乏味,该怎样培养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从孩子们好动好玩的身心特点出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就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想象。
如教学“身”字时,先让孩子们明白“身”是指什么,再让孩子们讲讲怎样记住这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一个学生说“身”的第一笔撇就像人的脑袋,中间部分就像人的整个躯干,最后一长撇就像踢出的一条腿。说完还站起来做了一个侧面踢腿的姿势。瞧,通过这样一比划,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身”字。再如“两”和“唱”,孩子们是这样说的:“两”字就像下雨了,两个小人躲在房子下面;“唱”是你也唱,我也唱,大家天天(日日)开口唱;“碧”是小王和小白,坐在石头上;“哭”讲的是有一个人长了两个口,他急得大哭起来,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诸如此类的识字方法,真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孩子们尽管年纪小,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认知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识字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猜字谜识字、编儿歌识字、加减法识字、玩游戏识字等。
三、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板书大量的生字、词语、汉字的书写笔顺等,这些都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出来,省去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有些学生没见过的事物、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节省了教师口头讲述的时间;在讲解习题时,也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习题,待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再轻点鼠标,把正确答案展示出来,这样又节省了在课堂上板书习题的时间。可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既有趣、又高效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把它广泛运用到语文课堂中来。
例如:在教学《岩石书》一课时,如果单凭教师的一张嘴介绍岩石的样子,讲解它为何会像“一册厚厚的书”,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是不清楚“岩石书”的具体模样,而且课文中所讲的“鱼化石”“树叶”“贝壳”“昆虫”等化石,学生也不知道是何物,因为他们在生活中从未见到过。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一层一层的岩石”图片展示出来,学生则会一目了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真的像一册厚厚的书”的感叹。而课文中讲的“鱼化石”“昆虫”等化石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看,并加以文字介绍,学生自然就会弄懂“化石”是何物、是何来历。然后,再运用课件中的动画,把课文中所讲的地壳变化过程(陆地→大海→高山)演示出来,并配以奇妙的音乐,学生就好像亲眼目睹了地球在几万年间所发生的“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不再感到抽象、枯燥,而是觉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四、 结语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了,自然就有了良好而又高效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邓庆生,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筠连县沐爱镇维新山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