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融合背景下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4-14魏巍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会计人才复合型

魏巍

摘 要:校企融合是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对科技进步冲击的不二选择,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是高校应对时代发展下企业需求的产物。但是,高校现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着需要改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借鉴国外经验、依托校企合作和借助师资共享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校企融合;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1-0131-03

引言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对传统行业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会计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岗位之一,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价值链的升级使得低级技能劳动者逐渐淡出市场,诸如点钞、登账等基本的会计技能已经逐渐被电算化产品所取代,现今企业需求的不再是简单的单一技能型会计人才,而是掌握多种技能兼顾多岗位需求的復合型会计人才。企业为了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做出迅速的岗位和人才需求调整。但高校多为非营利性单位,受到经济冲击较小,对市场反应不敏感,再加上体制束缚,调整过程往往更加漫长。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校企融合是不二选择,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迅速获悉企业的岗位和人才变化需求,企业也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与预期相符的高校应届毕业生。

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等六部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高校结合经济转型的背景,培养符合时代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后备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校要发展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会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仅有会计知识的会计专业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复合型的会计人才越来越被企业青睐。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过程和考核标准等必须发生转变,构建服务于地方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融合背景下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会计专业校企融合现状与预期目标不符。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环节是高校的实践性实习阶段,可以归纳为认识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性实习方面,由于会计岗位的相关文件多为企业机密,多数企业不愿提供实质性的实习工作,校企合作形式流于表面,学生的实习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参观,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毕业实习方面,不同于一线操作人员,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规模较小,小微企业甚至可能仅需要一两位会计人员,这意味着校企合作需要较多企业的参与才能实质性地解决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事实上,仅有少数企业愿意与高校深度合作,仅能消化小部分毕业生。即便如此,这些企业仍然会担心毕业实习后学生不能留在企业工作,给企业的前期培训带来损失。由此可见,会计专业校企融合的难度之大。

2.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对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很多高校的理解并不到位,甚至直接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混为一谈。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不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造成培养目标的脱节。在培养方法的使用上,仍旧以讲授式为主,脱离实践操作,学生感到晦涩难懂,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实践类课程,但是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抓住企业岗位的需求精髓,培养方法并没有与时俱进。在培养过程中,由于仍旧把教师作为培养的主体,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形成学生为主的互动模式,在教学效果上大打折扣。在考核标准上,学术性的科研能力仍然为教师考核的主要标准,导致高校教师重科研不重教学的现象日益突出,结果导向与目标导向背道而驰,造成培养效果事倍功半。

3.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冲突。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边缘化逐渐淡化,岗位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尤其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单一技能的会计人才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很多高校提上日程。但是在高校固有体制下,仍然存在培养模式与专业设置相冲突的问题。多数高校现存的教学模式多为根据专业分别进行课程设置、实践安排等。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具有跨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储备,但分专业设置的培养模式难以达到预期培养目的,即便是专业内开设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课程也缺乏具备足够胜任能力的教师任教,最终一些跨专业的课程只能放弃开设或沦为规制学分外课程。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固有专业设置体系相冲突。

二、校企融合背景下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1.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国内校企融合培养模式。国外校企合作的模式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有助于我们建立适合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美国的校企融合培养模式由来已久,主要包括校企契约、青年学徒制、合作教育计划、集团化办学等合作形式,其成功的校企合作经验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也为高校的培养模式提供了方向,这些模式的建立使得美国学生入校即作为一名企业人才进行培养,能够将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德国的校企融合培养模式主要是双元制,这种形式很好地对接了德国高校职业教育与企业教育,双元制的校企融合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从初期的教育资源对接发展到学习合作地点的对接,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参考对象。英国的校企融合培养模式主要是工学交替制度,这种模式要求高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初期就要去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与教学目标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是国内各类高等院校学习的典范。我国高校可以根据上述国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本校发展的校企融合培养模式,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

2.依托校企合作构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应该更加注重会计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依托校企合作,以会计实践能力为导向,最终形成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应该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通过与企业合作的良好契机,洞悉企业的岗位需求,将培养目标建立在实际需求之上,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化能力。在培养方法的使用上,应该形成以启发式和互动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辅以讲授式,重点培养学生在企业岗位上的实践操作能力,应将课堂上的教学重点放在实践技能的指导上,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线上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释放课上理论学习时间。在培养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不能仅限于“双师证”的取得,还要确保教师在企业会计岗位上有过实践经验,才能在学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有的放矢,提升教学成效。在考核标准上,学校可以采用双轨制,对于学术能力突出的教师,可以选择偏重科研方面的考核标准;对于教学和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师,可以选择偏重教学和实践方面的考核标准。这样既不会影响高校的科研能力,又不会打消教学实践型教师的积极性。

3.借助师资共享构建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固有的教学体制,专业划分清晰,师资归属明确,但这并不利于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需要具备会计专业的系统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具备相关专业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课程,也要学习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能够打破这一传统教学体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师资共享,学生能够去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学习课时可以折合为本专业的学分;教师也可以去其他专业开设相关课程,上课时间可以折合为本专业的课时量。当然,前提是需要设置一个学生本专业课程学习的下限和教师本专业课程开设的下限,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对于本专业课程的系统掌握,也可以保证本专业课程开设所需要的师资力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线下来解决,教师的授课重心将由理论教学逐渐转化为实践指导,这种转化在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明显,共享师资力量将在这种转化下凸显出教学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在校企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着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分别从借鉴国外经验、依托校企合作和借助师资共享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借鉴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外校企融合模式的优秀经验,能够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有助于构建适合不同类别高校的校企融合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以目的为导向的良性循环,有针对性地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过程和考核标准上提出改进意见;借助师资共享机制可以直接有效地打破专业划分所构建的壁垒,通过师资力量的共享、学生非专业交叉课程的扩展完成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校企融合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培養的大势所趋,而会计人才的复合式培养也更加契合企业的需求。高等院校只有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丽婷.基于校企联盟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2]  沈国斐.基于校企联盟的高校人才培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04-107.

[3]  徐孝旭,李铭华,宫胜臣,李洪洋.以校企联盟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理工类应用型本科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广东化工,2018,(4):183-185.

[4]  江奇.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5]  刘春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报,2019,(4):58-59.

[6]  焦梓涵.网络时代下的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9,(19):162-163.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会计人才复合型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关于铁路会计人才培养的探讨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推进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