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研究
2020-04-14潘宏冉杨磊庄益珍雷松
潘宏冉,杨磊,*,庄益珍,雷松
听力损失是人耳听觉敏感度下降的病理改变,包括轻到重度的听力下降和耳鸣[1]。研究显示听力损失不仅会影响到人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2-4],还会使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受到影响[5-7],导致工作和职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就业困难、收入和工作地位低下、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减少[8]。近几年来,老年性耳聋和新生儿、儿童听力损失问题受到了较多关注,而对年轻人群的听力状况关注较少,流行病学调查也不多见[9-10]。本项研究针对杭州市18~28岁年轻人群,拟了解杭州市年轻人听力损失患病率,以及探究听力损失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年轻人听力损失预防和听力保健宣教提供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7 年6—9 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在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健康体检的年轻人1 10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28 岁;(2)为杭州市常住居民,居住时间≥1 年。排除标准:涉噪的职业人群。本研究经杭州师范大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者均为自愿参加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杭州市职业人员岗前情况调查表”作为调查工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发放问卷并进行问卷解释工作,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立即收回。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听力损失家族史、耳部症状(耳鸣、耳痛、耳闷)、手机和耳机使用状况(包括每日音乐外放频率、每次音乐外放时长、每日用耳机频率、每次用耳机时长、音乐外放最大音量、用耳机最大音量、接听电话方式)、每月出入娱乐场所的频率、对待听力保护的态度、自我感觉听力状况等。音量分组中,低音量定义为<播放器最大音量的40%,中等音量定义为播放器最大音量的40%~60%,高音量定义为>播放器最大音量的60%。共发放1 1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049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5.4%。
1.2.2 听力测试 听力检测时间为8:00~12:00,14:00~17:30。纯音测听采用经过精确校准的丹麦MADSEN ITERA 型听力器材,由专业医务人员在通风良好且背景噪声<25 dB HL 的测听室分别测双耳125、250、500、1 000、2 000、3 000、4 000、6 000、8 000 Hz 9 个频段的纯音听阈。对异常数值进行二次测听并将测听信息打印留存。根据临床听力学上的划分标准:以125、250、500 Hz 的平均值为低频听阙;1 000、2 000 Hz的平均值为中频听阙,3 000、4 000、6 000、8 000 Hz的平均值为高频听阙,分别计算左右耳低频、中频和高频的听力水平。听力损失的判定标准和分级标准采用国际通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 标准[11]执行,以25 dB HL 作为是否患有听力损失的判别标准:低频、中频和高频听阈>25 dB HL 为听力损失,≤25 dB HL为听力正常;轻度听力损失为26~40 dB HL,中度听力损失为41~60 dB HL,重度听力损失为61~80 dB HL,极重度听力损失为≥81 dB H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 建立听力测听数据库,原始数据采用双份录入。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1 049 例被调查对象中,男807 例(76.9%),女242 例(23.1%);平均年龄(23.7±3.0)岁,其 中18~20 岁187 例(17.8%),21~23 岁307 例(29.3%),24~26 岁318 例(30.3%),27~28 岁237例(22.6%);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55 例(33.9%),高中或大专550例(52.4%),大学及以上144例(13.7%)。
2.2 杭州市年轻人听力损失严重程度 左耳低频听力损失71 例(6.8%),中频听力损失46 例(4.4%),高频听力损失127 例(12.2%);右耳低频听力损失40例(3.8%),中频听力损失32 例(3.1%),高频听力损失116 例(11.1%)。具体听力损失情况见表1。
2.3 不同特征年轻人听力损失情况比较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耳鸣、耳痛、耳闷、音乐外放最大音量、接听电话方式、对待听力保护的态度、自我感觉听力状况年轻人听力损失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分别以左或右耳是否存在低频、中频和高频听力损失情况为因变量(赋值:否=0,是=1),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自变量的赋值情况见表3)进行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等音量、低音量、大学及以上、女性、用耳机接听电话是听力损失的保护因素,自我感觉听力状况不好、对待听力保护的态度消极、耳痛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3 讨论
研究结果证实,杭州市年轻人听力损失患病率较高,且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左右耳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分别为12.2%和11.1%,这与2005—2006 年我国学者在江苏、四川、贵州和吉林调查得到的听力损失患病率相接近(11.7%)[12]。对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分析发现患高频听力损失人数较多,可能与高频听阈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关[13]。
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既往研究显示听力损失可能与年龄、性别、噪声、遗传、疾病、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14-1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耳鸣、耳痛、耳闷、音乐外放最大音量、接听电话方式、对待听力保护的态度、自我感觉听力状况是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听力损失的风险低于男性,提示男性在生活劳动和各种娱乐活动中要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本研究还发现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听力损失的保护因素,并且主要与高频听阈有关。这与VUCKOVIC 等[16]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感觉听力状况差与听力损失相关,提示对待听力损失应该及早预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范工作。另外,本研究发现用耳机打电话是听力损失的保护因素,这与李宗华等[1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应该充分认识到噪声对听力的危害,养成良好的手机接听习惯。对待听力保护的态度消极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提示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听力保护知识,对待听力保护要摆正心态。
表1 杭州市1 049 例年轻人听力损失情况〔n(%)〕Table 1 Hearing loss among 1 049 young people in Hangzhou
表3 自变量及赋值情况Table 3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 assignments
表4 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Table 4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hearing loss
综上所述,杭州市年轻人听力损失患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娱乐休闲活动的日趋多样化,年轻人更容易受到不同程度噪声的影响,听力损失的防控形势将更为严峻。因此,应正视年轻人听力损失高患病率的现状,针对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开展干预,并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人群听力筛查与干预,对已患听力损失人群进行积极治疗,有效地预防听力损失的发生。
作者贡献:潘宏冉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统计学处理,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论文修订,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并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杨磊负责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潘宏冉、庄益珍负责数据收集;潘宏冉、庄益珍、雷松负责数据整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