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情感+动机”的心理适应性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培养
2020-04-14王佳徐婷婷
王佳,徐婷婷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混合教学方式,都存在着学习者的个性因素和适应性问题。学习者是否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针对混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心理适应性? 因此,在开展基于学习心理适应性的混合式教与学探究过程中,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情感和动机,是很有必要的。
1 心理适应性
(1)什么是心理适应性。 国外学者主要从心理适应性概念的演变和学校适应性划分维度进行研究。 适应性是指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能力(Arkoff,1968),是指面对环境压力的个人应付行为及抗压能力(Adam S,1972),它是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目的是满足个体心理需求与环境维持一种和谐关系(Burno,1977)。 在中国,心理适应性的概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如心理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 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胡启先等,1999);良好的心理适应性既是人类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个人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基础(樊富民,1996)。
以上研究都说明心理适应性是指个体与变动环境能产生良好互动的表现, 是个体心理自我调节的动态性的过程。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习者克服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适应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适应是指学习者能够正确看待自身学习角色的转化, 正确地认知、 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新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适应性,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问题等。 学习心理适应性能力的好坏影响学习态度的选择。 良好的学习心理适应性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学习状态,把控学习过程,获取最优的学习效果。
(2)适应性心理机制。 适应性心理机制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对环境的认知。 就是对周边的各项事物进行认识活动;第二,构筑自身的价值观念。 即在对周边各项事物认知后的进一步归纳与整合, 形成独特的价值观;第三,调整自身的需求、动机和情绪。根据新形成的价值观念, 调整原有的价值体系, 个体自身的需求、动机和情绪都会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从而适应环境和自身发展。
(3)混合式教学的心理适应性在混合式学习中,学习者对学习方式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笔者对以湖南农业大学2015 农林经济管理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国际班(共158 名)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58 份,回收有效问卷158 份。问卷调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数据收集:习惯原有教学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课程安排不合理、网络制作水平差、网络课程难易程度设计不合理、课程集体归属感缺失、网络平台易用性差。
从数据调查显示:首先,部分学习者不适应混合式教学方式,具体体现在有68.40%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欠缺,51.16%的学习者习惯原有教学方式,这一数据表明学习者在适应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实现的是“角色由被动变为主动”。 其次,部分学习者不适应混合式教学环境,具体体现在有56.98%学习者认为网络制作水平差,51.16%学习者认为网络课程难易程度设计不合理,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真正需求去研发教育资源。
2 态度
2.1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的,个体对有关态度对象与情境施加方向性或动力性影响的心理的和神经的准备状态。 ”(奥尔波特,1931)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加涅,1999)。它是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巴克,1984)。
介于此,态度可以界定为是一种内部状态,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和准备状态,但不是行为本身,第一,态度使个体行为的出现变成可能或现实。第二,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和后天学习所形成的,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第三,态度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个体能否完成某项工作,态度决定个体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做某项工作。
2.2 态度的构成
据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的研究, 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3 个方面。
第一,认知: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认知因素。 即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价值观倾向的认知。 其过程包括对对象的初步认识——深入理解——价值观形成(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对于不同的对象,不同个体态度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
第二, 情感: 情感成分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心理内在活动,如对某事物持喜欢或厌恶态度。个体的态度变化中伴随着情绪的变化。对于不同的个体,不同个体态度中所含的情感成分是不同的。
第三, 行为意向: 行为意向成分是指个体对待和处理态度对象,表现出欲望、希望等行动倾向,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2.3 态度对心理适应性的作用
适应是指当外部的某些事物发生改变时, 个体通过自我的内在调节做出能适应变化的能动反应, 进而使自身的行为和心理更加符合外部环境变化, 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态度是经过经验组织和后天学习而形成的。环境形成经历,经历经过思维的总结形成个体的经验,从而形成个体态度所包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3 个要素。 而态度又反过来决定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应和心理倾向。态度和心理适应性交互作用,人的态度是在适应环境中不断发展的, 适当的态度会促进心理适应性的能力。
首先,态度对心理适应性的决定性作用。根据适应过程中学习者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适应可分为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适应分为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积极适应是指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主动去感受并挖掘环境中的资源, 并在此基础上改变环境, 这是最佳适应状态。 消极适应是指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被动感知环境、被动应对环境刺激,并在此基础上顺应环境。
其次,态度对心理适应性的引导作用。跟心理适应性一样,态度也分为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会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 从而使得学习者的心理适应性能力越高。 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会产生负向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人的行为,当个体与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冲突时, 正确的态度会促进个体迅速调节自身以尽快适应环境的能力。
3 “认知+情感+动机”心理适应性的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着眼于“教”与“学”双向互动活动,所以严格地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被定义为“教与学”的过程,只有当“教”与“学”相互适应时,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应结合态度所包含的认知、情感、动机3 种成分,认知和情感共同作用于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反过来影响认知和情感,三者有效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图1 所示。
图1 “认知+情感+动机”心理适应性的教学模式示意图
3.1 适应性教
首先,认知培养。对待某一事物的态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其一旦形成,则也会在一段时期内持久稳定,因此,态度的转变也同样是一个需要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有态度与所要形成新的态度的差距。具体体现为两者的方向是否一致。通常状态下,方向不一致,改变难以实现;反之,如果改变方向大体一致,则这种改变的实现则变得相对简单。所以,要实现学习者原有学习态度的改变,一定要学习者的原有态度进行深入的了解, 再估计现状与要求的差距。
其次,情感植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从情感这一角度看,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动机、内驱力和情绪是引起掌握认知行为的因素”,由此看出情感的特征是认知的前提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动力条件。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实践教学中尽快适应新教学模式和旧教学方法的融合。 在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逐步消除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不适应性,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其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解决教学过程中情感和认知不和谐的问题。
最后动机刺激。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维持积极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第一,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培养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促使学习者主动克服学习中的不适应性; 第二,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并将学习兴趣转化为良好且稳定的学习动机, 进而不断加强动机水平,从而达到学习的良性循环。
3.2 适应性学
第一,认知确立。兴趣作为心理动机的一种表现形式促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不仅对学习者学习动机和认知策略有着极大的激活作用, 更是可以积极调动学习者的内心情感和维持注意力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首先学习者要对学习对象有一个正确积极的认知,其次伴随认知的概念,对学习情感的选择,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后情感意识驱使行为意识, 根据自身需求和可用条件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动机,培养自己对新的教学模式的适应性能力,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第二,动机执行。 学习目标是指预期的学习效果。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能激发与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可以使学习者端正不良的学习态度,而且随着每一次学习目标的完成,学习者的兴趣会高涨,进而会有利于下一次学习目标的确立和完成。
4 结语
学习者的态度,即动机、情感和认知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模式也要不断调整使之符合学习者的需求才能保证学习者的发展。 在混合式教学日益普遍的今天, 关注学习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 使学习者的心理与混合式教学环境相契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不断根据教学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心理适应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