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古籍对现代武术散打运动的指导作用

2020-04-13曹李

读天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散打

摘 要:武术散打运动作为近百年来新星兴起的竞技运动项目,以其精彩激烈的对抗形式获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是一种放松减压,健体强身的好方式。而武术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几千年来人们智慧的结晶,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的健体防身的招式。散打运动想要发展壮大,必须借鉴前人的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善散打运动。散打运动想要发展,必须得到人们的认可,且有特点,能吸引人们喜爱这项运动,支持这项运动。武术古籍作为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例如:太极八卦,刚柔并济,咏春拳,罗汉拳,禅文化等等!这些家喻户晓的武术理念和武术,如果运用到散打运动中,不仅使散打招式更实用有效,攻防有序。而且更容易让人们认识散打,了解散打,从而爱上散打。

关键词:武术古籍,散打,理论思想,技击技术

一、 现代散打运动发展所遇到的困境

(一)经费投入的不足

任何一项运动的发展都需要经费的投入。需要培养专业的科研人才。如今散打运动的发展表面红火实际却很混乱,缺少资源、青黄不接,无论从选材还是训练方式和训练手段都比国际上的落后,在国际高水平大赛上也很少看到我国的搏击选手。

(二)师资力量的不足

由于学习散打运动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基础,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坚持不懈的研究创造,才能学有所成。

二、 武术古籍对现代散打武术的指导作用

武术古籍是前人智慧与历史沉淀的结晶,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的道路上埋下的宝藏。武术古籍对现代散打武术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如刘光鼎的《太极拳术》,对太极拳而言,动之则为阳,静之为阴,实者为阳,虚者为阴,攻者为阳,守者为阴,刚者为阳,柔者为阴。因此,太极拳的精髓即是处于阴阳、动静、虚实之间的相互变化。在散打武术中能把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借力打力运用其中,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邬建卫等主编的《易筋经》,《易筋经》讲究内外兼练,内功就是静坐参禅,但是坐久了容易气血瘀滞,需要以外功来活动筋骨,易筋经内经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马步站桩,一站就是45分钟,采用腹式呼吸。练过之后就会发现,在练武功时,更有爆发力,能自动调整呼吸,张弛有度,不容易疲劳。在散打武术中,能用《易筋经》中的方法修炼气功,锻炼筋骨,就能拥有超越常人的耐力与抗打能力。并能延年益寿。还如《咏春拳经》,五枚师太将禅武结合,最终创出一种适合女性演练的实用功夫——咏春拳。咏春拳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的主要特点。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他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在散打中,出腿、出拳的速度,步法、反应的灵敏是训练的重中之重。而武术古籍中对速度的训练有一些可取的好方法,如:手脚负重,走桩站桩,吊几个沙袋,在其中打沙袋、活动等。还有一力降十会,一力压十技。力量训练也很重要,即使一个人的技术再全面,能打别人十下,但却抵不住别人一下的攻击力量也是枉然。而且所有的攻擊手段都是建立在力量之上的。一个没有力量的攻击是很容易破解的,在散打运动规则中,把运动员分成各种公斤级,就是考虑到力量的不同,为了公平而区分的。可见力量的重要性。最后要说武术技巧的运用。在武术古籍中,有太多的武术技巧,如: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反关节压制等。这些对散打运动都有重大指导作用,在散打武术中,正确使用攻击的技巧不仅能加大攻击力度,还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武术古籍中的这些技巧,一定要勤加苦练,体会动作原理,做到信手拈来,灵活运用。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散打运动中,内功和外功的修炼也很重要。武术古籍中,金钟罩,铁布衫就是一种硬气功,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它是运用胸中的一口气与外部的筋骨达成一种平衡,硬化身体。在散打武术中,由于它是一种对抗性的实战运动,所以对一人的抗击打能力要求很高,对抗双方在短时间内不断较量难免有防御失误的时候,谁能在这种高密度的击打中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同时在散打中耐力也很重要,散打比赛采取的是五局三胜制。只有超强的耐力,才能在后半段的比赛中发挥实力,积极对抗。不然只有挨打的份。武术古籍中对吐纳,筋骨的训练有其独到之处。

三、 发展建议

武术古籍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其实质上是古代人在生活当中的养生之道,和阴阳相调的运用,从这一点来看,当代社会吸取了武术古籍的精神,并逐步地将它运用到各个事物当中。所以有很多的运动员和教练吸取这种精神,将它和武术散打运动结合起来,使其在技术上刚柔并进,完善其不足之处,在竞技的赛场上,武术独有的战术理念,为运动员在对抗上有了一定的心理基础,最为重要的,用武术的精神思想指导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更切实地让群众对两者的接受,保障两者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能有所提高,推进了武术散打运动的群众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定一.《周易·八卦》理论对武术散打战术思想的指导作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0,2(3).

[2]李吉远,谢业雷.明代武术的发展:基于武术古籍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5,22(1).

[3]周伟良.关于武术史研究中文献史料的若干思考[J].中华武术·研究,2012,1(2).

[4]胡国庆.现代武术散打的普适性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5]中国武术散手编写组.中国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45.

[6]郭恒涛,石华毕.现代武术散打运动特点的剖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

[7]郑勤,王玉德,张霞.武术古籍整理与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

[8]不详.咏春拳经[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5.

作者简介:

曹李,湖北省十堰市,十堰市茅塔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散打
青少年儿童跆拳道与散打学习动机对比分析
基于散打和跆拳道的对比论散打的发展
从比赛解说角度谈散打比赛的观赏性
大学武术教学中散打的开展与有效实施探讨
关于散打教学方法的研究
东莞高校散打课程的现状与调查分析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院校散打教学方法浅析
对提高散打击打力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