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陈设设计》课程中的探索

2020-04-13张晨

读天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培养途径实践教学

摘 要:“互联网+”教育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主体缺失,集体交流匮乏,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师存在感缺失的局限性。《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定位是培养学生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能够通力协作、事无巨细的设计实践课程。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探究知识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角色也由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控制者向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模式,实践教学,陈设设计,培养途径

陈设设计就是设计师把冰冷的空间营造成一个温馨的家,通过特定的艺术形式在空间中展现出来。陈设设计课程是室内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程,不但要教授学生陈设品的知识和陈设品的选择与搭配技能的一门学科。本文以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为研究视域,借助“互联网+”环境具有超时空性、开放性、非线性、交互性、虚拟性和整合性等特点。在形式上把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联系起来,在功能上支持世界各地的人们相互通信与信息共享,是人们交往活动有了质的变化,在意义上成为社会再造的工具。首先,“互联网+”教育模式在课程中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其次,回顾《陈设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互联网+”教育模式在陈设课程中的培养途径。

一、 “互联网+”教育模式在《陈设设计》课程中的必要性

(一)培养协作人才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推动社会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步伐,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同时要坚持把创新作为首要动力。”一个人的创新不是创新,团队协作群策群力,将好的想法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殷明在“导生引导式团队学习中导生个人能力提升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团队协作教学模式是在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高校,并在美国应用到150多所高校,被验证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着力培养学生之间团队协作、协同,相互配合,以创造性思维启发着队员们,以创新的精神,激发每个队员的创新能力,使每个队员的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陈设设计》课程教学的需要

陈设设计课程的特殊性决定着教学方法的特殊性,陈设设计探讨的是陈设设计物品与室内环境的关系,及其相关室内空间环境根据人的活动需要和生活习惯而创造的物质空间场所,人们在室内空间里,生活是其主要目的,而满足人们生活之需的陈设物品是手段。也正是这样,室内环境中的陈设品应服从整体设计及其相关室内空间环境要求。这样一来,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陈设物品单方面的学习,对学生空间的想象力要求也更高。另一方面陈设设计中的陈设品种类繁而杂,陈设品无论是材质、造型、品种十分繁多,而且还要涉及陈设品与陈设品的搭配内容。陈设设计又是室内设计中最关键,最能体现室内设计的美感,能够更好地体现室内主人的品格、内涵,使其从外观向内涵延伸,引人入胜。如玄关的选择,这是入户第一件陈设品的选择,玄关是出自老子所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学生当面对各种各样的玄关时,却无从下手。因为有的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有的缺少实践经验,有的缺少对陈设品的理解,一个学生很难很好地理解陈设品在室内中的意义,那更难以去谈深层次的见解。如果教学中及时各个学生的擅长与不擅长,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弥补各自的不足,对陈设设计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是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点。

(三)革新《陈设设计》课程教学的需要

當前国内高校的陈设设计课,普遍以专业基础课而存在的,先行课程缺失,后续课程断档,根据陈设设计课的性质与教学目的最好安排在室内设计课程的后期延续课程,因为陈设设计课程主要解决室内设计后期所遗留下的空间环境营造问题。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学生对待这门课的时候出现了以下表现:对课程的认知度不够,对陈设设计的概念十分模糊,缺乏室内设计实战经验,所以陈设设计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设计教学模式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意识局限。笔者认为陈设设计立足于人与空间的情感归属,探寻以人物为设定的教学思路,建立起“人”“物”“场”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境观,并借助发散思维、逻辑推理的科学方法,结合团队协作的教学手段,以陈设的视角传递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符合社会多元化发展对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陈设设计课程教学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协同力。

二、 《陈设设计》课程教学中团队协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功底不扎实

陈设设计中很多的陈设品来自古代器物的繁衍,蕴含着历史文化,承载着当时人们对美化生活的向往。对于学艺术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没有意识对器物的文化背景去做深入了解,导致受教面狭窄、视野不开阔,不能与教师的授课产生共鸣,集体交流匮乏,学习主动性不高。如果在课堂上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还不如陈设品本身带给学生的视觉刺激更直观。

(二)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

国内高校在陈设设计教学安排上普遍存在课程设置没有系统性、同专业的不同课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缺少科学理念等问题。许多教师将陈设设计课上成了家具课,忽略了陈设设计课程的本质是什么,就本质而言,陈设设计是探求室内各个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另外一方面,教师授课范围根据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经验进行安排,这样会忽视学生的上课诉求,也就不能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另外,国内对陈设设计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很多高校一直倾向于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的陈设设计教育理论和方法,从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技法上进行设计教学,这种陈旧的课程内容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很多高校的设计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个别教师甚至沿用了很多年前的教学大纲,造成陈设设计课堂教学缺乏实时性、趣味性和独特性以及社会性,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团队协作更是无从谈起。与此同时当前诸多高校陈设设计教学并没有找到能够很好融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地域性设计技巧的教学方法,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单纯的模仿,缺乏对事物的联想和创新,局限于固有模式难以突破,这样的设计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的培养。

三、 “互联网+”教育模式在《陈设设计》课程中的培养途径

(一)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设置

陈设设计课程中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强调陈设的起源、历史的演变和个例陈设示范的固化教学法,导致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忽视了学生的真正的需求,和每个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单一的课程设置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陈设设计课程的需求。孤立的课程设置,造成了陈设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形成割裂状态,不利于学生设计视野的拓展等。因此,加强陈设设计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的优化力度十分必要。具体措施分别如下:积极利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可以选择学习通上的在线课程,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将需要学习的陈设知识在线上进行知识点罗列,并在重点知识点的布置任务点,既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图片,还可以是一个讨论话题。要求学生在即将开课的一周内,自行学习并完成线上任务点。上课的时候,将学生分组讨论话题,在团队协作中将话题再次升华,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凸显团队协作的力量,由主话题延伸出子话题或者讨论出更加有意义的话题。使学生们感到“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爱上讨论爱上协作。

(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陈设设计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理解所有的陈设设计作品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长期劳作、思考、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对事物的观察和构思,而后把对于事物观察后的联想通过设计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观察力和想象力在陈设设计学习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陈设设计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事物观察能力的养成,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如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思维等,提升陈设设计教学的吸引力,从而加强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

(三)积极营造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环境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借助网络App平台,如威客,猪八戒,鼓励学生在设计平台锻炼,参与招投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在设计单子中需要其释放自我、融入项目中、大胆积极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勇于展示。而这需要特定的宽松环境予以保障。所以在陈设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事物的独特见解,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积极为学生营造缓和、宽松的美术学习与创作环境,同时认真听取学生对陈设设计的不同见解,释放内心的真实想法,鼓励其用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开展设计学习。譬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以独特的眼光对作品和事物进行观察,用自己的想法对作品进行诠释。学生对不同事物的自主选择权,是学生个性化体现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其个性的前提。在陈设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是学生个性化体现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在陈设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选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观察的具体设计作品,二是對设计作品观察选取的角度。不同的学生由于其个人爱好、性格特点、眼界不同,对事物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准备素材以供学生选择,确保选择范围的宽广性与多样性,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考核体系

长期以来,设计教学都是以教师为考核主体、以教材为考核内容、以试卷为考核方式等传统考核体系为主,这种单一的、机械的、片面的考核体系,所反馈的考核信息也是缺乏客观性与全面性的,进而必然不利于陈设设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改革与创新传统的教学考核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考核体系势在必行,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促进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将学生也纳入考核主体当中,尊重学生的考核意见,最大限度保障考核的公正性,二是实现考核内容的多样化,突破教材的束缚,将学生对设计的兴趣、态度、创意等表现都列入考核内容之中,同时还要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确保考核的全面性与针对性,三是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将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考核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陈设设计课程的兴趣与动力,同时通过学生自评等方式也有助于学生扬长避短,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学生整体素养。

总而言之,陈设设计课程“互联网+”教育模式培养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因而学校要尽可能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教学环境,以此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陈设设计教学中协作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多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只有通过高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洪元.“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职业教育,2018(4).

[2]齐博.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智谋方略,2019,1(3).

[3]陈叶.信息化教学在《建筑力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6).

作者简介:

张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晓庄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培养途径实践教学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