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0-04-13吴开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负性脑出血常规

吴开丽

(信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信阳 464000)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脑血管微循环障碍疾病,发病率高,且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疾病发生后以头痛、头晕、偏瘫与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式逐渐优化,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因病致残现象仍较为突出[2]。有资料报道称,为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疾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就需要为其实施科学护理干预[3]。综合护理是指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保障护理服务质量的护理模式[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综合护理组,各47例。常规组入院时间为2018年1—6月,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为33~75岁,平均(51.8±3.7)岁,出血量为(52.8±8.6)mL,出血部位:丘脑10例,基底节区31例,外囊及导叶6例。综合护理组入院时间为2018年7—12月,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为36~76岁,平均(52.3±4.1)岁,出血量为(53.3±9.5)mL,出血部位:丘脑9例,基底节区30例,外囊及导叶8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2)具备清晰意识及良好配合度。排除标准:(1)脑疝;(2)具有手术适应证;(3)脑出血病史;(4)凝血功能障碍。

1.2 护理方法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定期为其实施检查,做好出院指导工作等。综合护理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1)综合计划制定。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评估其性格特点、情绪状态,组织小组全体成员展开头脑风暴,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综合护理计划。(2)认知干预。每周1次,每次30 min,组织全体患者参与,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特点、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讲解。日常护理过程中,依靠一对一讲解、健康手册、视频等方式,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并指导患者学习自护技巧,提升自护能力。(3)情绪疏导。每周1~2次,每次30 min,邀请心理辅导医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指导患者学习自我放松方法,包括深呼吸法、音乐放松法、自信激励法等。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鼓励患者,使患者感受家庭的温暖,提高疾病治疗信心;鼓励患者多与病友交流沟通,分散其注意力,改善负性情绪;以成功案例鼓励患者。(4)行为干预。待患者病情稳定,开展康复训练指导,改善其机体吞咽功能、语言功能、肢体功能,每次锻炼以60 min内为宜,每日1~2次,强度不可过大,避免过度疲劳,且锻炼过程中有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陪同,避免意外事件发生。(5)体位指导。开展体位摆放指导工作,定时翻身,避免出现压疮。指导患者家属学会正确摆放功能位,防止出现关节畸形。(6)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开展日常活动训练,包括梳头、穿衣、如厕等。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负性情绪、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水平。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负性情绪,HAMA临界分值为7分,HAMD临界分值为8分,超过临界分值则提示存在焦虑、抑郁症状,评分越高则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5]。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评价运动功能,评分越高则肢体功能越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价生活自理能力,总分126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自理能力越好[6]。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评分两组干预前HAMA与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HAMA与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干预后比较,bP<0.05;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2 Fugl-Meyer与FIM评分两组干预前Fugl-Meyer评分与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Fugl-Meyer评分与FIM评分高于常规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与FIM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干预后比较,bP<0.05;FIM—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血肿可能对神经造成压迫,由此导致神经功能损伤,进而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而患者担忧自身出现残疾或偏瘫,心理压力增加,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的发生会干扰机体激素分泌,影响患者食欲及睡眠质量,由此使疾病康复受到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干预后HAMA与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Fugl-Meyer评分与FIM评分高于常规组,提示综合护理的实施可有效缓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机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分析其原因,通过实施认知干预与情绪疏导,可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放松身心,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和护理干预工作[7]。有资料报道称,脑出血后康复效果受到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可塑程度的影响,同时脑组织以及血管的修复速度也会对疾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功能锻炼的开展可使感受器感受到传入性冲动,由此使大脑功能可塑性得到发展,使丧失功能重新恢复[8]。综合护理中康复训练的开展可有效提升肢体功能,辅以日常活动训练,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负性脑出血常规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常规之外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