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法律教育”的核心
2020-04-12王勇华
王勇华
摘 要:低年段的法治教育是一种“前法律教育”,是法治学习的启蒙阶段。“前法律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点。善于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引领学生提升规则认知;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规则践行,达到知行合一;丰富多元的评价激励学生践行规则,真正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让“规则”入脑、入心,为法治学习搭筑坚实的基石。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规则意识;“前法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4-0055-05
法治教育是小學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是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法治教育。特别是中低段的法治教育是一种“前法律教育”,是法治学习的启蒙阶段。低年段儿童法治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儿童观基础下规则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前法律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指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说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比赛规则、遵守校规、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没有这个意识,民主和法治都是空的。这个和最基本的意识和人性与良心有关,和道德与信仰有关。规则意识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点。
低段教材中涉及了许多关于规则和规范的教育,以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我们梳理了涉及规则内容的篇目:(见表1)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低段的重要内容,意味着在“前法律教育”阶段的核心内容是培养规则意识。教师要围绕“规则”,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儿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在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促进“规则”的认知、践行和内化,为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今后法治学习及遵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对话教材,引领规则认知
道德与法治低段教材的编写是依据儿童的发展确定教育的主题,以儿童生活的逻辑作为教材编写的逻辑,教材中以儿童的语言展现儿童的世界,不少篇目中还配有和儿童实际生活相近的绘本故事。翻开教材,图片色彩艳丽,人物活泼可爱,对话生动通俗,很适合低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吸引学生阅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引领学生提升规则认知。
(一)与课文人物对话,明确规则要求
一年级上册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第二个栏目“爱新书,爱书包”中第二幅图是小朋友们在讨论如何整理书包。教师此时应引导学生进入插图中一同参与讨论,比较自己在幼儿园时和作为小学生时书包里带的物品有什么不同,观察图中人物如何整理书包,与自己作比较,学习图中较好的整理方法。这样与课文人物进行对话,教师能准确了解学生在认知中的真实情况和困惑,恰当引导学生明确学校实际的规则和要求,明白书包的功能、整理书包的技巧和规则,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二)与绘本故事对话,深化规则认同
低年段的教材中,绘本故事主要体现两种形式:一种是说明式叙事,通过绘画方式说明一个情境或者过程;另一种是讲述式叙事,通过绘画方式讲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者道理。引导学生与教材中的绘本对话,把具体形象的故事与学生生活经验链接,暴露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与想法,教师有的放矢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认同规则。
1. 串一串。一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爱整洁”中的绘本故事《皮皮的故事》讲的是小狗皮皮从不爱整洁逐渐转变为爱整洁的过程。学习这一课可以把绘本故事情节贯穿到课堂学习的各板块中,随着学生的学习逐渐发展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发展中思考“我们整洁吗?”“为什么要整洁?”“怎样做才整洁?”。绘本故事和学生的困惑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也渐渐深刻认同生活中要保持整洁的习惯这一规则,学习简单处理生活中保持整洁的具体问题。
2. 演一演。二年级上册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中绘本故事《羊羊值日》,请学生先仔细阅读故事,观察故事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再小组内进行讨论表演。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关联自己日常值日生工作的经验,建立并认同班级每个人都有义务当值日生、互相配合做好自己的工作、公正评价值日生工作、一同保持班级环境整洁的规则意识,也建立合理的值日观。
3.编一编。有些绘本故事的结尾是开放式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规则认知提升的基础上续编故事,在新结尾中引入正确的规则认知。教师可以藉此观察学生的思维和态度现状,明确他们所处的发展状态以及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这个思路为交流平台,学生丰富规则认知,深化规则认同。
二、耦合生活,引导规则践行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要会向生活学习,才能实现终身发展的理念。儿童规则意识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聆听同伴、教师等他人的生活,进行道德的对话,明辨是非,会让学生觉得更加真实,更加容易领悟明白。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践行规则,实现知行合一。
(一)引入生活故事,让学生“知守规则”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教师引入生活故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出发,消除学生对规则的陌生感,形象直观地接触“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交流、表达、反思。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咀嚼”自己已有经验的不足和错误,引导学生“知守规则”。
一年级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一课,“这时怎么办”栏目中有三种情况,教师课前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的生活中也确实存在教材例举的情况,他请两位学生拍摄小视频“洗衣服”“倒垃圾”,来丰富教材图片内容。视频演绎的是学生自己的真实故事,同学们看了视频之后内心产生极大共鸣,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积极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 “带来的不好后果” “怎么解决”。教师引入的生活故事,学生看到了自己和同学的影子,产生亲切感,也唤起自己的记忆,真实的生活场景与学生的情感世界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故事辨别中知道遵守规则的作用、好处。将规则教育的内容隐含在学生的生活故事中,不着痕迹地呈现,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践行,也带给教学充分的延展性空间。
(二)再现生活实践,让学生“会守规则”
美国休斯敦的儿童博物馆给儿童这样一句座右铭:我听过了,我忘了;我见过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句话彰显了实践和体验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学生有了规则认知后,教师再现生活情境,把理性的“规则”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体验中促进学生“会守规则”。
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师在学生建立了公共场所要自觉“小点声”的规则认知后,设计了“做个小小调音师”的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排队领奖(前面学习环节中教师给发言的学生或表现优秀的学生发放了小奖卡,此时用小奖卡换奖品)。
2.旁观学生评议这些小朋友在领奖过程中有没有做到“小点儿声”。
3.我们来做调音师,怎么做到小点儿声?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1)小手轻轻放:一位学生边说边示范轻轻放椅子——全班一起轻轻放椅子。
(2)小脚轻轻走:请一组小朋友演示排着队轻轻走。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轻轻走”?
(3)小嘴轻轻说:请一组同桌演示,什么时候“小嘴轻轻说”大家会很舒服?
规则教育内容在生活情境中的实践活动,不生硬,不突兀,贴切自然。学生自我反思,互相辨析,实践演练,在层层深入分析中真正学会“小点儿声”的规则要求。教师还布置了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自查一周,一周后在课堂上评议最佳“调音师”。继续在生活中实践,学生可以充分地将课堂所学的“规则”延伸到生活中,在循序渐进中巩固规则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会守规则”。
(三)思辨生活镜头,让学生“愿守规则”
低段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具体形象的实证材料作为支撑,辅助学生进行感悟性思辨。教师展示反映学生生活的照片、短视频等生活镜头,不妥当的言行一目了然,新旧认知进行碰撞,更容易使学生建构起健康向上的“规则认识”,应遵循的规则行为逐渐具体形象化。学生可以从自己生活中的“镜头”里引发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从而有信心在生活中实践,做到做好,同时守规则的意愿也在不断强化。
教学二年级上册第6课“班级生活有规则”这一课之前,教师观察了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课堂中出示桌椅摆放的两组照片:第一張照片,教室里桌椅整齐;第二张照片,上体育课时教室里的桌子摆放得乱糟糟。引导学生思考:同一间教室,为什么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更正,不需要教师累述,自己给自己“上课”,明确下课时应遵循整理学习用具的规则,并整理出具体的做法。这堂课下课时教师默默观察,拍摄新的照片。第二课时学习中学生根据照片评价进步和不足,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班级生活要有规则”“还有哪些规则我们还没有做好”,学生不仅明确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还提升了班级责任感,自愿遵守规则。
(四)提炼规则儿歌,让学生“勿忘规则”
对低段学生而言,规则往往是刚性的外在约束。怎样将这样的规则转换为柔性的内在自觉,朗朗上口的儿歌就能潜移默化地以一种快乐的方式进行规则传递。儿歌的起源是生活,同时又指向生活,儿歌的韵律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儿童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符合小学生学习的行为和心理特点,简单的话语是儿童最容易理解的。
不少规则儿歌短小精悍,带着积极向上的能量,学生很容易背诵记忆。这些儿歌是生活的浓缩,包含了规则的关键要求,能引导低年段学生牢记规则,遵守规则。比如一年级“开开心心上学去”学习后,平时上课时学生坐不住了,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念上课坐姿的四行儿歌一边进行纠正,学生潜移默化间养成习惯,牢记规则,上课纪律得到极大改善。学习了“上学路上”,放学时吟诵“小学生,放学了,交通信号要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过路口时左右瞧。靠右行,不追跑,安安全全回到家。”慢慢儿歌中的心理暗示会不动声色地起着作用。
三、善用评价,助力规则内化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更应指向规则情感和规则行为的内化。丰富多元的评价激励学生践行规则,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言行习惯,落实规则,知行统一,真正促进儿童规则意识的养成。
(一)树立榜样互动,导向规则认知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学习是人类学习,特别是意义获得与领悟的重要方式。榜样是规则学习中很棒的“范本”,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未来的自我样板、模型,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评选出身边规则践行的榜样,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教师和学生一起评选出班级环保小达人,小达人以照片介绍自己的具体做法,教师还引导学生向小达人们提问讨教,比如:公交车上用过的纸巾怎么处理?出游时找不到垃圾箱丢垃圾,拿在手里太脏怎么办?在互动交流中学生思考分析自己和榜样的不同言行,在零零碎碎的差异中,发现自己原有认识的错误或者不足,建构新的规则认知,催化规则意识的形成,在学习改进的过程中逐渐落实规则。
(二)评价有针对性,滋养规则情感
培养规则意识在给予学生评价时,不能仅仅是“很好” “很棒”,教师要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真实状态、真实心理和真实认知做出清晰的回应,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浅尝辄止地经历活动,应该获得真实而准确的规则认知,促进学习增量,带着教师的激励和鼓舞,同时滋养着学生的规则情感。
一年级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学生第一课时学习后完成一份“一周中午用餐自评表”。第二课时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后,因为中午学生是在学校用餐,用餐表现有目共睹,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表扬组内推荐的优秀学生的做法,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同时针对学生用餐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可行的改进建议。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个体与团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不仅解决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完成教学目标,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学生对自己遵守规则也充满信心,在言行中有意识地落实规则,逐渐养成习惯。
(三)自评互评结合,落实规则行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学生学习最终是依靠学生自己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实现。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应当是主动参与者,评价就像一个GPS,透过评价学生搜集信息,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言行调整,规则要求渐渐成为行为习惯,他们在积极完成评价的同时学习也得到了拓展。
“我们小点儿声”学生自我评价表:
“吃饭有讲究”学生自评、互评表:
这些评价既关注了个体的独立表现,学生自我学习的评价和反思;又关注了团队的共同学习,同学之间智慧互相碰撞,取长补短,一同约束言行,共同进步,在互相督促中促进落实规则行为。
低段法治教育是“前法律教育”的起步期,法治学习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从小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让“规则”入脑、入心,润物无痕地被学生接受,并规范他们的行为,感受到规则让生活更美好,为法治学习搭筑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雷 劲.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7,(1):11.
[2]黄少微.规则儿歌在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作用[J].新课程,2018,(5):12.
[3]毛芳芳.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关键点[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5):25.
[4]王少非.好的课堂评价有哪些特征[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6):17.
【责任编辑 张 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