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2020-04-12李喜娟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数学培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数学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思路,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探究合作中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并结合当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学、探究、练习为核心,更侧重于对数学基本理论的教学,致使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自主思考,甚至产生厌学心理。由此可见,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锻炼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自主掌握独到的解题方式,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能开拓学生的眼界,还能巩固学生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该方式能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根据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辨析能力[1]。其次,该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结合学习中的问题,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最后,该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快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并逐步开发学生的潜力[2]。

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2.1  采用情境式教学方式

革新教学措施,采用情境式教学方式,能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另外,教师需发挥出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将教学中心转移至学生个人,创设探究问题,为学生探究、思考提供有效的环境。采用此类教学方式,能够减少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的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如在人教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整理三角函数的内容,对三角函数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述,其中应包括三角函数的运用问题,需要让学生利用诱导公式总结出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首先,教师需要讲述三角代换技巧在三角函数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典型的三角函数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其次,教师可利用如例1所示的题型讲述三角函数的综合运用方法。

要让学生了解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等三角函数方面的知识点,并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明白三角函数应如何进行变式训练。另外,教师要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并及时对已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汇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可对这一问题进行变式,要求学生解决变式后的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该理论的运用技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数学课堂,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积极作用。

2.2  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系统的数学教学策略,将创新思维融入实际教学,让学生认知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教师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并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及时进行全面的调整。其中,教师需要设定调整方向,将旧课内容与新课内容相结合,进行科学、系统的知识梳理,同时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习新知识点的使用规则,并予以专业的方法指导,这样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专业性。此外,教师需要多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发进行问题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隐藏的题设条件,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4]。

在生活化教学下,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如车辆、船只、楼房等,让学生充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所在,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生活中的情境较多,可能会涉及函数、代数、方程式、不等式、概率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使用综合探究的方式,发现各个知识点、各个理论点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完善学生的数学逻辑框架是有利的。要给予学生非应试教育的学习内容,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各個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创设生活情境时,切忌引入难度过大的问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难度适宜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对不同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另外,在问题探究中,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针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思路,利用开放的思维模式提高探究能力。

最后,使用该方法时,教师也需要注意避免使用题海战术,要利用简单、易懂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对不同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并及时分析、作答、总结、反馈,帮助学生提升数学逻辑思维。总之,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分析生活中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视频的基础上了解不同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如在人教版“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师需总结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包括向量符号、向量的运算法则以及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已学习的向量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可引出新课的内容,告诉学生平面向量在生活中的运用,并提出如例2的题型,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探究。

例2 一条宽为km的河流,其水流速度为2km/h,在河岸两头有A、B两个码头,已知AB=km,船在水中最大航速为4km/h,问该船从A码头到B码头怎样航行,采用什么样的航速才能从A码头最快到达B码头,用时多少?分析:该题涉及最小模型,需搭建向量,并根据图示解决此类问题。

通过将实际问题与向量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向量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教师需要总结向量的应用,让学生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旧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汇总能力和探究能力。

2.3  融入一题多解的教学思路

将一题多解的教学思想融入实际教学中,能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探究能力。该方法不仅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课本中的课程内容,还需要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主学习,及时获取有效的解题方法,进而实践一题多解。如在人教版“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教学中,可设计一题多解的模型,让学生在探究中及时转换思路,分析不同解法的应用价值。如可设置如例3的例题。

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基本不等式、函数思路、柯西不等式等三种方式。并比较三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分析哪种解题方法更简便,能有效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一题多解的思路,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使学生逐渐掌握理论知识的运用方式,进而开发学生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张相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初探[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8(1).

[2]林春玲.探索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成功:中下,2018(22).

[3]侯磊.探讨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体现[J].考试周刊,2018(3).

[4]薛鹏.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分析[J].明日,2019(7).

【作者简介】

李喜娟(1984~),女,汉族,宁夏固原人,学士,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高中数学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