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学科科技创新校本教研研究

2020-04-12李梦瑶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创新思维初中物理

【摘 要】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逻辑思考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课程创新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下,如何通过教材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编写、使用教材时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进行了分析,例举了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典型教学案例等内容。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材分析;创新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更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校本是教师教学及课程函授的主要承载体和重要工具。如何开发教材资源,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下面将通过概念教授、实验探究、科学探究、科技创新实例四个方面来探讨初中物理学科科技创新校本教研研究。

1   教学案例

1.1  概念教授

声音是初中物理教材首次涉及的抽象的“看不先摸不着”的物理知识。如何通过教材内容,正确引入声音的概念,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对“声音”建立起更为科学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声音的概念时,需将学生对声音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的科学认知。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引起且由空气传播,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短短的一句话就能使学生认知声音的概念,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简洁的发声原理。

1.2  实验探究

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实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初中生的年龄都在十三四岁左右,活泼好动的他们理性思维尚未建立完整,朴素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仍在其头脑中占据主导[1]。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以实验探究为主要手段,在让学生动眼动耳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理性的思维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

如在讲授声音的产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声源(音叉)的振动,利用振动的音叉溅起的水花,向学生直观展示音叉的振动,从而将振动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实实在在的物理实例。又如通过丁达尔效应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光沿直线传播等抽象概念。

在编写本校初中物理教材时,要遵循初中生观察世界、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的规律,用实验引出问题、解释概念,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新编的初中物理学教材应以探究实验为主要形式,所以增加体验式物理教学的课程比例是校本教研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3  科学探究

在创新性教材内容编写上,应选择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来处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内容[2]。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探究世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体验,也能加深学生对如何获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理解。需要认识到的是,科学探究并不意味着对过去物理实验教学的否定,而是秉承一种传承和进步的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将对实验现象的感性体会上升到理性认知,能够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世界,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

如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尽管小孔成像原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学生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首先,让学生尝试自主解释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对小孔成像原理的好奇心,使学生最终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用正确的物理学规律解释小孔成像的现象,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小孔成像原理的同时,体会物理研究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

1.4  科技创新实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初中是学生首次接触物理的阶段,他们会对物理有全新的体验。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物理学先辈的重大研究成果,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牛顿的万有引力三大定律、麦克斯韦创建了经典电动力学等。应在新的初中物理学教材中,分享这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如何从零到一,如何通过实验从一次次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取得进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领他们在物理的知识海洋中遨游[4]。

2   创新校本教研的原则

通过以上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应认识到在应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2.1  坚持以学生为本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联系理论指导实际的同时做到接地气,围绕学生感性认识世界的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机融入教材编写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落到实处,不会变成空中阁楼。

2.2  注重方法教学

在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阶段,学生对物理学科往往敬而生畏。在编写初中物理教材时,应充分认识到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是将学生对物理学现象的感性体会转化为理性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在初中物理学教学中,应使用学生能理解的物理教授方法,通过科学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懂得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法——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解释现象。

2.3  坚持以教材資源为主导的原则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重要载体,脱离教材的创新思维培养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坚持以教材资源为主导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条件。但是,教材的知识点难免枯燥,所以教师也要对教材中的探索性实验进行创造性改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4  引入课外活动推动创新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物理课外活动,如动手制作门窗自动报警器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制作原理,化抽象思维为具体实践,能更好地开展物理课堂创新教学。

总之,基于校本的创新教学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教师的工作重点。让学生充满乐趣地学习物理知识,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教师应该立足实际,充分利用物理课本以及实验室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学懂、学通物理。

【参考文献】

[1]王学刚.浅谈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今日科苑,2006(8).

[2]陆增友,陈栋.例谈运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物理教师,2017(7).

[3]周小建.开发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湖南中学物理,2019(3).

[4]杜敏.兴趣 创新 实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教材编写中的一些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4).

【作者简介】

李梦瑶(1988~),女,辽宁喀左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创新思维初中物理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