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研究
2020-04-11刘朝霞
刘朝霞
(三亚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者的消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信息获取的便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更加使旅游消费成为了人们日常消费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互联网+”为广大旅游消费者提供了充足物质和技术条件,并促进了旅游消费方式的直接改变,从而演变出了旅游网络消费这一概念,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模式。大学生旅游市场作为旅游细分市场中的一部分,在旅游市场的未来前景方面是最具发展空间的一部分。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
(一)问卷的设计
本文采用在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资源,然后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网络沟通渠道收集数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一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这部分由性别、年级、对旅游的态度、对网络旅游信息的态度和是否在大学期间有过旅游的经历组成。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了解消费者在旅游前、旅游时对网络旅游信息的搜寻以及利用情况。这个部分中分析大学生搜寻网络旅游信息的特征,主要从信息获取渠道、类型、目的等方面着手调查;学生对各种网络旅游信息的内容感兴趣,并分析学生对网络旅游信息内容的兴趣,研究大学生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这个部分主要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表示“非常不关注”;“5”表示“非常关注”。问卷结合消费者旅游时对旅游信息的全面需求点确定问卷的问题,随之在网络上进行电子问卷的发放。
(二)调查数据分析
问卷总共回收162份,删掉随意填答的问卷12份,剩余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2.59%。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问卷150份中,女性一共有106人,占总人数的70.6%;男性总共是44人,占总人数的29.33%。大一占总人数的5.33%,大二占总人数的8%,大三占总人数的21.33%,大四占总人数的58%,研究生占总人数的7.33%。有141人喜欢旅游,占总人数的94%,剩下6%的人不喜欢旅游。
通过问卷发现全部被调查者都会在出游前对旅游地信息进行搜集。另外,根据被调查者所填问卷的情况来看,有95.33%的人表示在大学期间有过旅游经历,只有4.67%的人表示没有进行过旅游活动。
(三)本文研究假设
针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五个因子进行考量,分别为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感知收益、感知偏爱、感知风险和旅游决策这五个因子。
根据研究的需要提出了7个关于这五个因子之间的影响假设。
H1: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感知收益的增加起正向作用。
H2: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感知偏爱的发展起正向作用。
H3: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感知风险的降低起正向作用。
H4: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旅游决策的形成起正向作用。
H5:感知收益的增加对旅游决策的形成起正向作用。
H6:感知偏爱的发展对旅游决策的形成起正向作用。
H7:感知风险的降低对旅游决策的形成起正向作用。
1.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为检测7个假设是否具有直接的相关关系,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1 相关性分析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2 相关性分析(续)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以上分析结果显示,五个因子之间虽然都有着显著地相关关系,但是因为没有确定每个假设中两个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在后面的回归分析中找假设问题的答案。
2.各因素回归分析
表3 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与其他四个因素之间的回归分析
从以上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于感知收益、感知风险、感知偏爱和旅游决策的标准回归方程,并且Sig都小于0.05,表明均已到达显著水平,得出的结果为回归效应显著。说明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分别对感知收益、感知风险、感知偏爱和旅游决策有着显著地正向作用。再结合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来看,感知收益、感知偏爱和旅游决策总体调整后的R2均大于0.3,说明网络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这三个因素都有着很好的解释性,解释量分别为59.9%、59.6%和60.1%,而对感知风险的解释量为55.1%,进一步的验证了假设问题H1、H2、H3、H4和H5。
表4 感知收益、感知偏爱和感知风险与旅游决策的回归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感知收益、感知偏爱和感知风险对旅游决策的标准回归方程,并且Sig都小于0.05,表明均已到达显著水平,得出的结果为回归效应显著。说明感知收益、感知偏爱和感知风险对旅游决策都有着正向作用。并且通过对拟合优度分析,感知收益、感知偏爱和感知风险对旅游决策调整后的R2分别是0.482、0.442和0.532,说明这三个因素都对旅游决策有着很好的解释性,解释量分别为69.7%、66.8%和73.2%,进一步验证了假设问题H5、H6和H7。
3.假设实证结果总结
H1: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感知收益的增加起正向作用。(是)
H2: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感知偏爱的发展起正向作用。(是)
H3: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感知风险的降低起正向作用。(是)
H4:网络旅游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对旅游决策的形成起正向作用。(是)
H5:感知收益的增加对旅游决策的形成起正向作用。(是)
H6:感知偏爱的发展对旅游决策的形成起正向作用。(是)
H7:感知风险的降低对旅游决策的形成起正向作用。(是)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建议
(一)旅游市场开发
为了迎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现状,应当将互联网+与旅游市场开发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应该确保及时并准确的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让大众在搜索旅游网络信息时,可以使消费者看到的都是最新的旅游内容;其次应当设立旅游相关的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用于整合全国或地方的旅游信息和相关资讯;最后是针对大学生的感知偏爱进行准确营销,结合大学生的喜好,向大学生针对性的推荐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在提高相关资讯信息的丰富程度的同时,也要灵活运用内容中文字、图片和视频可以更全面的展示内容细节方面,以便更好的刺激旅游消费动机。
(二)旅游产品开发
将旅游感知的三个因子和旅游决策巧妙地运用到产品开发当中。首先,公司需要开发针对大学生的产品,新产品的开发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发现成熟产品的新用途和新市场;另外当涉及到产品的价格时,产品的价格必须与消费者对产品的定价能力或产品的价值相匹配,消费者必须愿意购买产品的价值,并且要合理了解消费者对价格的反应,并不是一味地降价就可以吸引更多地消费者,相反,符合其偏好并且合理的产品组合更能吸引消费者;在分销渠道上,互联网+的优势显著,各大在线旅游APP都可作为分销旅游产品的载体,销售量高的拿到的成本价更低,得到的利润也就更多,从而可以激励各大旅游企业对其宣传,也可以线下销售,但线下的群体相对太小;最后就是广告和促销策略的制定,现在旅游产品的理想形象,需要旅游企业做大量的广告宣传,使人们潜移默化的接受这些信息,旅游产品销售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企业对消费者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的理解。旅游企业可以邀请一些相对来说有吸引力的明星作为形象大使,为其旅游产品打造理想形象、提高旅游产品在大众心中的关注度。综上而言,旅游企业要想全面打开大学生旅游市场必须要通过互联网+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三、结语
本文对网络信息背景下对于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子进行研究,主要是分析影响大学生旅游行程的因素,找出“是什么”的答案;而在研究两个因子之间作用机理时,主要是分析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其因果关系,从而找出“怎么样”的答案。综合这两部分的研究结论,并联合实际情况,提出有关于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