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2020-04-11吴德雪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评量预见性心血管

吴德雪

(河南圣德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河南 信阳 464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是常见的心肌缺血性胸痛,病情恶化快,易引发心肌梗死,预后差。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UA患者身心方面的高水平护理需求。当前,预见性护理以科学分析具体病况、预先评估高危风险、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疾病的临床治疗中。[1]。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对UA患者心理状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进入河南圣德医院治疗的96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6~78岁,平均(62.46±8.79)岁,病程5个月~6 a,平均(3.74±1.63)a。观察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48~75岁,平均(62.91±9.42)岁,病程6个月~7 a,平均(3.88±1.75)a。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调查患者致病原因、记录病况、科学合理指导用药等。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1)预见性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情绪及生活习惯,主动与患者沟通,强调消极情绪的危害,引导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在沟通的过程中明确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有效疏导,要求家属关心并支持患者,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告知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其积极参与放松性锻炼活动,通过音乐、书籍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图文海报、宣传手册、座谈会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UA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等专业性知识;向患者推广康复者的治疗经验,强化成功案例对患者的心理暗示,增强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心。(2)预见性观察护理。熟悉UA的临床症状,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等,总结后续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掌握预防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如果患者出现UA相关症状能够迅速进行准确判断,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3)预见性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和抗凝药物等治疗UA的常用药;告知患者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加强用药期巡视。(4)预见性饮食护理。嘱患者保持饮食清淡、搭配合理,严格控制盐分摄取量,以低糖、低脂、高纤维食物为主,多进食应季果蔬,补充维生素;忌烟忌酒、忌辛辣油腻;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1.3 评价指标(1)心理状态:护理前、护理6个月,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抑郁程度,正常为抑郁总分<53分,轻度为53~62分,中度为63~72分,重度为>73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正常为焦虑总分<50分;轻度为50~60分,中度为61~70分,重度为>70分。得分相加为总粗分,标准分=总粗分×1.25。标准分越小,焦虑、抑郁程度越低[2]。(2)心血管不良时间发生率:护理期间患者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再发UA入院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两组护理前SDS评分、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注:和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SDS—抑郁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2.2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9.095,P=0.003;UA—不稳定型心绞痛。

3 讨论

U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等有关,若未进行针对性治疗,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引发死亡。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3]。

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均会影响UA的治疗效果[4]。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从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观察、用药情况、饮食情况等4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实施护理。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前,都存在着各样的需求。预见性护理就是在患者提出相应的需求前进行仔细的观察,科学分析,洞察患者的需求继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还在专业医理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对后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以及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预先评估,并且针对各种高危因素制定护理方案,防患于未然。预见性护理可将被动护理转化为主动护理,从单纯的遵医嘱转化为主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疾病评估状况调整护理方法[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UA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评量预见性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