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畏天命”及其现代启示与借鉴

2020-04-10孔杨

人文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天道天命自然界

孔杨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以及有着丰富生存智慧的伟大民族,五千多年来,一直与自然界不断抗争、相依相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生存经验与生活智慧,对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等自然规律有着清醒认识,并且很早就对自然界产生了敬畏之情。“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诗经·周颂·敬之》),提醒人们对“天”应时刻保持着一种“敬而畏”的虔诚态度。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曾谆谆告诫人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以下所引《论语》仅注篇名)其实,孔子所谓的“畏天命”,就是告诫人们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心存侥幸。当下,孔子之“畏天命”思想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畏天命”的意蕴

孔子所说的“天命”实际上就是“天道”。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这是孔子从天命的层面来认识和把握天道,从天道的视角来思考和探究人道。孔子提倡人道应效法天道,强调人们要积极探究人类的生存法则,即“人道”。所以,他在称赞尧“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泰伯》)的同时,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肯定人在天命面前的能动性和积极作用。同时,孔子认为君子的第一要务在于“求道”,要求君子应有“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的人生追求,乃至可以达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的思想境界。但是,孔子并不相信鬼神。孔子主張“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雍也》),让人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天命、鬼神等外在的神秘东西要敬而远之。

可见,孔子所说的“天命”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迷信,不是西方社会所谓的上帝旨意,而是指自然界自我运行的规律,草木春发秋枯的自然循环、动物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倡导“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在孔子看来,人类不仅要尊重和效法“四时之错行”“日月之代明”(《礼记·中庸》)等天道自然规律,而且还要做到与自然界并行不悖、和谐相处。

其实,孔子所谓的“畏天命”,不是让人们要去惧怕、畏惧自然界,而是要人们认知、敬重自然界及其运行规律。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要效法天道,自觉践行人道,遵循自然法则,遵守伦理原则。换句话说,孔子的“畏天命”就是为对客观必然性和不可抗拒力难以完全认识和把握所产生的敬重和谨慎态度,以及对人道法则的体认和自觉践行。

一言以蔽之,“畏天命”就是敬重天命、不违背天命,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孔子“畏天命”的思想观念,经后世先哲们的不断诠释与发展,形成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和谐共生”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伦理原则。

二、孔子“畏天命”的启示意义

孔子之“畏天命”告诉我们,人类应敬重客观自然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尊重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那么,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的思想,恰恰就是对孔子“畏天命”的最好注脚。孔子提醒人们不要用鱼网去捕鱼,射鸟也不要在他们睡觉的时候,这体现了古人仁义施及禽兽的理念和在取用自然资源时常怀有珍惜爱护之心的生态观念。

近代以来,受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人们对自然界进行了无节制的索取、掠夺式的开发,导致人类受到了自然界不同程度的“报复”。例如,人类因对二氧化碳超量排放,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对石油、煤炭的无限开采,人类将陷入能源危机的境地。又如,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产的盲目扩张,出现森林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污染等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进而出现沙尘暴、酸雨、雾霾等恶劣环境。恩格斯曾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各地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与蔓延,迅速采取了不同防控疫情措施。人们改变了以往过春节的方式,选择了在家自行隔离,以往春节那种相互拜年、走亲访友等欢乐、祥和、热闹、喧嚣的气氛不见了。回顾17年前,“非典”疫情暴发,是因为人们吃果子狸等野味而引起的;又如,非洲的埃博拉病毒,是由于非洲居民猎食黑猩猩、猴子、蝙蝠等野生动物这一生活习俗所致。由此可见,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已经打破原有的平和与安宁,人类因为自己的贪婪,受到了自然界不同程度的报复,并付出沉重的代价。

2018年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指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短短40多年内消亡了60%,300种哺乳动物由于人类捕食而将面临灭绝。我们知道,野生动物同自然界其他生物组成复杂的食物链,一环扣一环,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食物链都会遭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调,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当前,我们明确知道野生动物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存储器”和“放大器”,任意捕杀食用野生动物会给人类带来致命的灾难,据相关研究,一只小小的蝙蝠竟能携带100多种病毒,这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可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私欲,酿成了今日疫情蔓延之大祸,是十分悲痛的。

当下,举国上下虽然有力防控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但是代价是十分巨大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沉痛的事实告诫我们:要敬畏、敬重野生动物,学会克制自己的私欲与虚荣,懂得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为此,人们面对疫情肆虐深刻反省,其中19位中科院院士学者联名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和食用,并建议全国人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并于当日起开始生效。事实证明,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敬畏野生动物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用众多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

当前,人类作为地球上的强势群体,不仅对野生动物要保持敬畏,而且对其他生命也要保持敬畏,同时要像对待同胞一样,把对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推及动物,乃至所有生物,做到“民胞物与”,尊重和遵守千百年来所形成的自然法则,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做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

三、孔子“畏天命”的借鉴价值

当前,我国的经济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的骄人成绩,却也出现了人与自然关系高度紧张的不良现象,以及对社会制度和法律任意践踏的不良行为。尤其是人们的道德底线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信仰、精神、心灵存在物化的危险。如老人倒地不敢扶、高鐵霸座等大量道德缺失事件时有发生,食品添加剂严重超标、环保超标排放等违法现象不断出现。尽管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与人们敬畏意识的缺失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习总书记的告诫,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个明确忠告,也是着眼于现实的一个睿智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纪检监察机关所查处的违反乱纪的领导干部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初心、内心失去了敬畏,凭着侥幸心理一步一步走向贪污腐败的深渊,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给人民群众和社会风气造成很坏影响,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当下,对于每个中国公民来说,应该注意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心存敬畏,做到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始终保持好自己的名节,做好人民群众的表率,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精神,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知敬畏、明是非、守底线。

结语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吕坤《呻吟语》)心存敬畏,不仅是一种人生理念,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否则,如果没有了敬畏之心,对于个体而言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根基、道德的底线;对群体而言,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共有的价值认同、原则遵循。诚如康德所说:“人们需要始终对两样东西保持敬仰与敬畏,就是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所以,人们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或许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洞悉孔子之“畏天命”的真谛,才可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责任编辑:祝莉莉]

猜你喜欢

天道天命自然界
早春
天道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得心应手
张山毅
漫画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