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2020-04-10雷登艳
雷登艳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活动,学校教育是核心,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家庭与学校之间应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在家校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方向与内容上相互配合,全力使教育变得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重要性;问题;措施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以孩子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共育,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但是,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方式不同,因此孩子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适应,健康成长。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只有充分认识到家校共建共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共建教育意识,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有位教育家曾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学校与家长之间是一种相互沟通、理解、支持的互补关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应是一致的。学校教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人格的主阵地。它所具备的场所特殊性、教育工作者和教材的规范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主导的作用。同时,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特殊影响。家长如果把孩子交给学校之后就疏忽不管,那么学校的教育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这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二、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孩子责任重大,功在将来,利在千秋!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我们要力争让每一个孩子能适应社会,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紧密而有效的配合,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孩子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影响教育的效果和最终目标。
(一)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严重缺位
要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才,单靠学校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配合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避免形成教育真空,使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一方面,现阶段“家校共育”中的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意识还比较淡薄,部分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使得学校教师与家长根本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起来,双方只有在学生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相互进行交流和沟通,没有积极主动进行沟通的意识。另一方面,家长的思想观念问题,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学生,认为只要学生进入校园,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归属于老师和学校,自己不用去关注孩子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从而使得孩子的家庭教育比较欠缺。
(二)过分注重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是关注孩子素质的多,关注自己素质的少;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多,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少;指责孩子过错的多,反思自己行为的少。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在某种程度上太过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地健康发展。
(三)家长自身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不少家长没有充分意识到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更没有意识到自己首先就是教育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没有把自己的素质和孩子的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孩子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因此家长自身的素质显得极其重要。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来看,有些家长的教育水平比较低,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懂得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如何才能让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甚至于有的家长存在误解,认为只要让孩子周末和假期去培训机构,进行课外辅导,就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但是事实往往与此相反,孩子不仅成绩没有提高,反而会因为来自家庭和学习的压力太大,学习上花了时间没有效率,付出没有预想的收获,对学习越来越不自信,成绩开始下降。
三、家校共育的措施
家校共育意味着家校建立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合作关系,家校积极沟通、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共育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家校共育。
(一)开展各种多样的活动,学校与家庭互利共赢
活动的内容有美食节、运动会、班会活动、生日派对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促进亲子关系,而且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老师都将教育内容和指导目标融入在欢声笑语的游戏活动中,给家长们提供了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共同游戏、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二)成立班级和学校家委会,让学校管理更加民主化
家委员是家长、老师和学校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共同进步为目的,起着和谐而活跃的家校氛围的作用。家长委员会作为家长代表,团结全班学生家长,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和监督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班级发展的后勤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善家校的联系渠道,充分调动家長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体现民主管理,由各班推荐1名关心班级工作、热心为班级和学校服务的家长任委员会成员,组成家委会。每学期学校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听取家长代表对学校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
(三)与家长沟通交流,传统中有创意
面谈和家访是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家校沟通方式。教师可以用这两种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换意见,以达到同步教育的目的。家长们主动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网上沟通也是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优势,及时把新的信息在班级群里公布给家长,如每天教学内容、近期活动通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照片等,家长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了解到孩子在校表现和班级活动的方方面面。
四、结束语
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它强调了学校教育要与家庭双向互动,让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在家校互动中,学校拉近了与家长的关系,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更好地发挥了家庭的教育资源,使家长的角色认识、参与意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真正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校互动,提高了家校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将成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的资源。家校共育是一种最理想的现代化教育模式,能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与教育环境,能很好的避免学校与家长的教育冲突问题,更能很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诚,宋琳. 当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02期.
[2] 孙改仙. 中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导刊, 2000年第04期.
[3] 张崇强.《做好家校联系 促进学生成长》.《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7期.